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4日 星期五

    画外音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24日   07 版)

        刘国辉先生作为默默画者,与众不同的在于他在深潜独行的艺术实践的同时,怀着深深的忧患,反思己身,并始终关怀着当代艺坛的云起风动。中国画家中不乏快人快语者,刘国辉的敏锐,在于他有着自己写生逸笔那般捕捉内质的能力。他似乎不满于那种絮絮叨叨的理论推演,总是迫不及待地将表象剥开,把问题掷出。这般敏锐快捷让他总是年轻,并获得青年的拥戴。他一边深耕写实人物画的田园,一边留意园内外的聚变风云,这使得他树立起画者中的论者的犀锐形象。刘国辉的精彩之处在于能于繁密处把握适意,苍莽中转见媚妍。他总在劲笔飘洒之时守着一份雅逸。浙派人物画经由他的笔,一边坚守写的挥洒,直追当代的神情;一边于墨云飞渡中葆有神气飘然的精雅,向元代绘画游戏寄兴者遥相致意。这逸笔的率性,这挥洒中葆有的精雅,这直追当代和再造古意的双向突击,成为浙派人物笔墨的新标志。刘国辉巧而不纤薄,精而不浓媚,研磨江南人的种种风神来通于大雅,进而重建可视风雅,再造当代逸兴。           ——许 江

        刘国辉是个才子,真才子,大才子,是个真能驾驭笔墨的高手,是个充满情趣的高人,是个中中正正的直士。刘国辉早年的连环画实践,铸就了他绘画的模式,一个结实的模式,一个生动的模式,一个活泼的模式,这个模式成就了刘国辉一生沉实的风格。刘国辉一生的作品,体现了他的动情,这种动情是“入骨”的情,无可比拟的“入骨”。刘国辉是用血汗来铸就他的作品。刘国辉的画,神韵一足,鸟声四喑,春雷地动!刘国辉的画,生就柔美,如乐如花,笔笔飘动,云来雨落,江南三月,和合含春。刘国辉的柔美,与他的风骨天生一格,无左难成右,无右何来左!刘国辉在刚柔之间如鱼得水,一派风光,难得的正是这“刚柔”之间!刘国辉这人,傲骨直立,是横就横,是直就直,无姑且,十分认真。为人画画,冷笔铁心,也因如是,并无门庭如市。刘国辉衣着清整,无狂无妄,正气云天,风骨精神,大美一格。      ——林 墉

        我清楚记得,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但凡学画小子私下传话,顶顶佩服的是两位青年连环画家:其一是北方的杨逸麟,另一位就是南方的刘国辉。那几年这两位的连环画比上代名家作品还抢手,是学画青年辗转借阅的宝贝。刘国辉的连环画气息十分清新,用笔勾线好随意,画起人脸手脚等等关节,应付裕如。较之上代权威的工整繁复,刘国辉最为难得的是落笔酣畅,纵意而为,画得跟玩耍似的,一点也不刻意,构局与人物,信手拈来,不假修饰,通篇好比速写般神采飞扬,可是并不荒率粗糙,人物的目睛、神态、动作、扮相,在在到位,不论画江南村民还是塞外故事,活灵活现,好像不在乎区域性题材的差异和难度。刘国辉画画一派自信而洒脱,似乎仅用了他几分才气。我一直不能忘记刘国辉对我绘画生涯的影响,他是我心目中的标高:我总梦想有一天像速写那样随随便便,画出刘国辉那样的连环画……       ——陈丹青

        刘国辉先生置身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关键时期,纵论东西方艺术作为人类先进文化载体的不断学习和继承的价值和意义,痛陈狭隘的民族主义打着维护所谓“传统”的因循守旧意识,系统地研究中西美术的渊源和演进的规律,探索思考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他始终坚守中国特色的人物画创作的“二为”与“双百”方针,以浓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生艺术而呼唤学术的纯净,以现实主义精神重新阐释作为东方地域的意境和诗韵、责任和使命,避开无休止的争论。刘国辉先生让中国人物画学习的技术层面标准有了多元发展的可能,既认清精神层面的追求没有高低之分,又明确人物画造型要求的技术层面没有东西方之别的观点,这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前瞻性思考。今天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画教学的成果与刘国辉先生的学术主张和坚守是分不开的。刘国辉先生将现实主义的人物画创作作为毕生研究的对象,关注生命和生活,在这一主题下艺术和生活让人物画重新获得精神和技术的关注。           ——王 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