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3日 星期四

    青岛情结

    嘉 男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23日   12 版)

        “青岛”是一个秀气美丽的名字,关于它的想象填充了我童年的精神空白。它在父母思乡的嘴巴上。它在我家破桌抽屉里的信封上。

        当然那信封上的地址“青岛”的后面还要跟着一个比一个级别小的地名,直到一个叫徐戈庄的村名。很多年后,我走出黄岛码头时才知道,要到达这个村庄还要走上十几里路。而三十多年前,年轻的父母就是从这里出发,汇聚到闯关东的移民队伍里,像两颗种子,飘落到他们向往的黑土地上。

        于是,徐戈庄和青岛成为父母一生惦念的地方。但徐戈庄对于我是抽象的,他们谈起这个地方的时候,无非是叔叔婶子、舅舅妗子之类的人,或者是谁死了,谁还活着。而青岛要具体得多,除了一些亲属,还有大海、栈桥、崂山,还有母亲的保姆经历,父亲的游城回忆……

        不过,比起我对青岛的向往,父母对青岛的忆念要深情得多。老家的来信时常勾起他们回乡的冲动,因为信上不断有好消息报来,比如徐戈庄由胶南县划归青岛黄岛区了;去青岛再也不用坐小火轮,而是乘轮渡了。可父母激动一番后,低头看看一大串的孩子,不得不理智起来,现在毕竟不同于他们当初只扛一个破麻袋就闯到关东的情形,拖家带口的,回去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从此,叶落归根竟成为他们一个难以了断的心愿。虽然父亲曾借出差机会回过几次老家,母亲也曾专程回乡探亲,但总是匆匆的。

        作为长女,我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在十八年前,我将自己的工作调到了威海。我想,这里离青岛近,当他们到我这儿来住的时候,肯定会找到回故乡的感觉。我是一条逆流而上的鱼,从父母的终点游回到起点。两代人在一条路上完成了一个生活的轮回,所不同的是,父母是为了东北的玉米饼子和土豆而去,我是为青山秀水和两代人共同的情结而来。可惜苦命的母亲没有等我安顿好,就被癌症夺去55岁的生命。临终前,她很想吃顿家乡的蟹子,想再看看青岛,因为我的外祖父还健康地居住在青岛。

        是我在与死神的竞争中失败了。我欠母亲一顿蟹子,一个家乡,一个青岛……

        对于青岛,我其实也是一个匆匆过客,几次短暂的停留,我都没能去印证一下我童年的想象。栈桥,崂山,这些青岛的标志至今还在我的想象中。我甚至没想去弄清它们到底什么样,我只知道它们很美丽就够了。

        在东北,每当有人问起父亲是哪里人,他总是自豪地说:“青岛黄岛的。”在威海,我也总是遇到同样的问题,我发现我竟不愿说出我生活了多年的那个中俄边境小城的名字,我喜欢像父亲那样回答人们的提问。

        青岛黄岛的。我对这个名字有一种亲和感,没有哪个地名能像青岛这样从童年就占据我的心,拥有它,就像一脉相承般的自然。

        青岛,永远是我心灵的家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