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1家新闻出版单位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2012年4月,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仅仅9年多,“改革”已谱写出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华彩乐章。
9年多的不懈探索和锐意开拓,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渐消除,文化创造力极大地被激发。今天,新闻出版业已在文化领域率先完成了全行业改革,取得了累累硕果。经营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24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10万多家印刷复制单位、1万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完成转制,12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成功组建。
漫漫改革路,步步坚定
9年来,转企改制,组建出版集团,跨地区跨行业重组,上市融资……中国新闻出版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出版产业长足发展,全行业创造力、竞争力大幅度提升。
——2003年,21家新闻出版单位被列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国出版体制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帷幕拉开。
——2004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立,事业单位性质的“出版国家队”转成了企业,确立了自己的市场主体地位。
——2005年,中央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全国范围内的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2006年,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进一步推进国有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
——2008年,中央进一步要求在三年内完成出版体制改革,实行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两分开,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
——2009年,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2010年,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工作。
——2011年,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实现“双百亿”。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出版集团成功组建,与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集团成为齐头并进的三大“航母”。
——2012年,人民网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新闻网站。
回首改革路,鲜花伴着泪水,艰辛伴着喜悦,一场场攻坚战、决胜战,披荆斩棘,坚定向前。
改革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改革之初,很多中国出版人也曾怀疑过,纠结过。面对改革,中国出版单位大胆试,勇敢闯,探索前进。眼见今天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出版人昂扬向上的斗志,当初犹豫过的出版人笑了。
“早在10年前,人民网还只是人民日报社的一个网络中心,事业职能和企业功能混淆不清,‘人浮于事’,‘有文化没市场’构成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人民网前总裁何加正表达了当初的无奈。风好正是扬帆时。借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人民网甩掉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落后体制。经过艰苦奋斗,人民网通过上市,不仅募集了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目前企业已拥有15种语言、16种版本,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集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道出了该社的发展之路:“只有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重塑市场主体地位方面实现新突破,真正深入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才能做大做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文社也曾遭遇不小的压力。为激发活力,人文社建立了创新机制,成立了不同的工作室。“脚印工作室”过去从选题策划到图书出版层层报批,至少需要一年时间,现在领导直接负责,短短几个月就可以出六七本。这种创新机制,为优秀编辑提供了更宽广的工作平台,也为传统出版社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
同样有着61年历史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2005年以前图书出版主要靠名著改编、引进版权和合作出版教辅图书来维持,年年徘徊在亏损的边缘。“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2007年,中少社不失时机地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全社上下开始着眼于增强内容生产能力,整合书、报、刊等出版资源,组建低幼读物出版中心和儿童文学读物出版中心,实现书、报、刊互动……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地提高了中少社的出版能力。
成效显著铸辉煌
改革给了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前行的动力。改制后的各家报刊出版单位主动面向市场,搞策划、出精品,经济指标逐年攀升,经济实力连年增长,人们越来越多地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浙江少儿出版社袁丽娟身处改制其中,感触颇深。“以前工作没有紧迫感,现在除了编辑环节外还要经常跑书店,要了解当前的市场行情。”一席话道出了改制后的出版社劲头十足。面对《冒险小虎队》3000多万册的销售量,浙江少儿出版社和袁丽娟都“笑”了。
向市场要效益,是出版社生存发展的“不二”法则。众多出版单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推出了一批批精品力作。几年下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武昌城》等销量名列市场前茅。全国范围内整体出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仅2011年,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
改革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2011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7万种,比2002年的170962种多了近20万种;2011年重版、重印图书16.2万种,比2002年的70269种多了9万多种。这一组对比数字说明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描绘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这些改革成就也坚实地回应了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当初提出的改革目标:“建立起一个多出精品的长效机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让我们这个时代生产出的精品,为后世留下一份记忆。”本报记者 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