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山之巅到黄海之滨,从黄河两岸到鲁西平原……整个齐鲁大地沉浸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创新实践中。
从“经济大省”到“富民强省”,再到“经济文化强省”,山东省的目标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明确。但从“大”到“强”,并不是简单的量的累积,而是在科学发展基础上质的飞跃,其意义更加重大而深远。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这样说: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必须以推动和实现科学发展为主线,坚持高点定位,强化多点支撑,实施重点带动,努力创造山东发展的新优势。
创新引领转调脚步
置身地处鸢都潍坊的潍柴集团,被一种创新的氛围包围着。潍柴集团制造的发动机油耗每年降低5%以上。配备这些发动机,一辆商用车每年行驶里程按10万公里计算,就可节油4800升,用车成本可减少3万元以上……创新无疑是潍柴集团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从1998年起,作为传统国有企业的潍柴集团在运行体制、商业模式、技术研发、内部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式创新,走出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技术创新,企业产品系列由中速柴油机为主发展到中高速柴油机全面发展,实现了产品从单一市场到多元化市场的转变;高速柴油机由单一配套重型卡车拓展到配套工程机械、大型客车、船舶及发电动力。
依靠创新赢得市场话语权的潍柴集团在山东绝不是个例。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说,没有自主创新,转方式、调结构就是一句空话,要用创新引领转调脚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高全省创新能力,努力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11年,山东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8%,相比于2006年的1.07%,每年山东仅新增研发投入就超过100亿元。目前,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山东制造”迈向“山东创造”的强省之路正越走越宽。
在超额完成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基础上,去年,山东又提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在先进制造业支柱地位增强的同时,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不断崛起。
作为依托资源开发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水泥、炼焦、石灰窑、小建陶一度是淄博工业的代表。面对日益枯竭的资源,淄博市以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打响了转型攻坚战,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他们每年拿出近3亿元重点扶持新兴产业项目,同时在财政、税收、土地政策等方面予以扶持。如今,新兴产业占到了全市工业经济比重的半壁江山。
201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8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27.3%,为山东经济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十二五”期间,山东将立足优势领域,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
“蓝”“黄”融合催生蝶变
“长三角”、“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让世人惊诧的速度,引领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相比而言,环渤海经济圈的“黄三角”区域一直沉寂着、积蓄着,期待着破茧成蝶。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新世纪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破题之作。
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山东经济发展显得愈发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今,“一蓝一黄”两大国家战略宛如山东这艘巨轮的强力引擎,正引领着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向更为高远的目标迈进。
山东潍坊尽管拥有140多公里海岸线,但潍坊人面对海洋只能望“洋”兴叹,因为与青岛、烟台等城市不同,在潍坊的陆海之间,横亘着2600平方公里盐碱地。
随着“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在潍坊市交汇融合,潍坊北部沿海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如今,在潍坊北部广袤的盐碱滩上,滨海新城正在崛起。道路上,长长的运输车队正急驶前方;森达美港内,装卸船只来来往往;数百个项目的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工人施工正酣……滨海新城所到之处,都能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据介绍,现在,在这里每3天就有一个项目引进,每5天就有一个亿元项目落地,每个项目都在加快推进,很多工程的建设已被国内许多专家表述为“滨海速度”。
地处黄海之滨的日照也将崛起一座更为年轻的海洋之城——日照国际海洋城。今年6月27日,海洋城开发建设启动大会举行。日照市委书记杨军说,国际海洋城将按照打造国际水准、海洋特色和产城融合的蓝色新区的发展愿景,力争通过20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国际化程度高、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文化浓郁的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核心展示区。海洋城建成之后,不但将成为日照城市发展第三极,而且将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导区。
“蓝”“黄”引擎,打造山东发展新优势。山东东部沿海集中了我国半数以上的海洋科技力量,经济发达,有强大的产业基础;黄河三角洲地区有未利用土地792万亩,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山东聚焦和放大这些独特优势,汇聚全球资源,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特色园区。
在烟台市高新区,国际生物科技园等37个总投资达400多亿元的高科技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里今后每年都将确定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高端产业,到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将比2011年翻一番。
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初步形成了以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现代海洋渔业等为重点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黄河三角洲地区基本形成了现代农业、石油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今年山东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各类要素向园区集中配置,重点培育37个特色海洋经济园和20个高效生态产业园,加快推进“黄三角”4大临港产业区建设,加快推进28个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建设。
民生“菜单”越拉越长
近年来,山东各级政府在财政投入上优先考虑民生,让一张张“民生大单”变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大餐”。从2007到2011年,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到8928亿元。经过连续五年加大投入,覆盖城乡的教育、卫生、文化、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日趋完善,民生政策覆盖范围从小到大、逐步拓宽,保障标准由低到高、逐年提升,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
2009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曾向公众公开承诺办成5件民生实事,当年底,这5件实事一一完成。承诺办成的民生实事随后每年增加,2010年15件,2011年26件,2012年民生实事又增加到35件。政府投入的真金白银越来越多,群众也越发感受到民生持续改善的力度,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文化惠民”为幸福加码。“十一五”期间,烟台文化建设总投入达到60多亿元,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此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走在了全国最前列。
青岛市投资近30亿元新建了青岛大剧院,改扩建了市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临沂市累计投入60多亿元,开工建设了广播电视发射塔、文化大厦、博物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滨州市投资7亿元,建设了滨州市文化中心;威海市投资5亿多元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博物馆分别达到153个、158个、1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建成,全省“三馆一站”已全部实现“免费接纳、免费办证、免费参加活动”的目标,上半年接纳群众1430多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8%。农家书屋建成近6万家,农村文化大院达到5.3万个;广播电视在提前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户户通”。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邵淼淼
向“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进发——东营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如何才能体现特色,脱颖而出?东营市委书记姜杰说,那就是把生态作为自己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全力打造经济繁荣发达、城市秀美宜居、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根本目的是让广大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东营市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第一位的任务,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开展创业富民的若干政策》,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兴家业。今年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去年以来两次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社会保障水平居全省前列。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上半年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8889套。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今年重点抓了投资3.76亿元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投资1.91亿元的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等工程。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今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崔相国、李岩)
文化产业发展呈“井喷”之势——潍坊
谁曾想到,166处历经百年的德日式建筑,如今已衍生成一座独具异域风情的百年小镇创意园。
位于山东潍坊的坊茨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被列为市、区重点建设项目。小镇以德日式建筑为主体,“坊子”的德语发音的汉语再译音为“坊茨”。潍坊市通过“坊茨小镇”的保护和开发,把坊子打造成潍坊中心城市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区,带动坊子乃至潍坊的经济发展。一时间,以“坊茨小镇”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项目在潍坊呈“井喷”之势,煞是喜人。
自2008年以来,潍坊市就确立了“打造文化名市、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把文化产业投入作为重点投入。2008年至2011年,全市完成文化产业总投资1591.14亿元。今年,潍坊市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重点调度投资过千万元的文化产业项目213个,计划总投资1311亿元。目前,潍坊市现有文化企业3000余家,注册资金总量150亿元。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集群——济宁
日前,济宁市在北京举办了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58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方与项目建设所在的县市区政府签订合作意向,总投资额达680亿元。签约的项目主要为文化旅游区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文化主题公园修建等内容。今年以来,16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已完成投资过半。
济宁市立足“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资源优势,加快振兴文化产业,科学规划设计了“一园、两带、四区、十大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集群。
自2010年济宁市政府向全国公开征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经过多次设计论证,确立了全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截止到2011年,全市共有文化产业单位9000余个,资产总额200余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为128亿元。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处。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孙爱民、王磊)
民生建设铸就幸福生活——临沂
近几年,临沂市在民生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红红火火。去年在人均财力不足全省平均水平40%的情况下,临沂市仍把财政支出中最大的一块投向民生领域,民生支出达到了63.8%。去年7月1日,临沂市城乡居民养老实现“全覆盖”,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了一年半。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临沂市民幸福感在全国294个城市中位居第二。
“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如果不能让临沂千万老区人民更多地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就对不起这片浸染着十万烈士鲜血的热土。”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说。为让老区群众过得更好,2011年11月,临沂市召开了全市首次民生建设大会,确定了“十项民生大事”和“二十件民生实事”。今年,临沂市加大了民生投入,今后五年将建设经济适用房5.1万套,新建农村住房50万户。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朱英杰、王伟、周振兴)
打造“绿色产业”高地——泰安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做活“山引人,城留人”的文章,用泰山的“金字招牌”“串连”出拥有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的“金链条”,走上了一条以文化旅游融合为途径,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绿色产业”高地的探索之路。
泰安市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但过去一直停留在“靠山吃山”的思路上。2008年起,该市将发展低能耗、高技术、高附加值、循环利用性强的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每年安排6300万元专项资金,在各方面对文化产业发展予以重点引导和倾斜。优势文化产业的聚集擦亮了地方名片,也吹响了泰安文化产业“创富”集结号——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把悠久灿烂的泰山文化诠释得撼人心魄,成为国内第一个一经推出就获得良好市场反响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泰山方特欢乐世界把现代科技的无穷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开业以来持续火爆,成为泰安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