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发展简述

    作者:陈延武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2日 14版)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立足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于民主党派发展实际,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党合作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丰富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推动了多党合作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我们党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同心、和谐合作、生动活泼的局面不断巩固并发展。

     

        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尊重多数与照顾少数的统一,坚持广泛民主与集中领导的统一,坚持规范有序和富有效率的统一,有利于进一步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政治体制,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使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各方面的愿望和要求得到更充分的反映和实现,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成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充实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准则

     

        政党间的团结合作,必须有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我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些重要政治准则,并在认真坚持和遵循中完善。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分辨是非的六条政治标准,作为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重要前提;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成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民主监督的总原则、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等重要政治原则作了规定,强调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要维护宪法尊严,实际上就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最基本政治准则的规范;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多党合作四条政治准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又对四条政治准则进一步加以充实、完善和发展: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政治准则的充实完善,是对多党合作历史经验的总结,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识,为多党合作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

     

        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性质的内涵

     

        民主党派的性质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关乎民主党派自身发展和与我们党的合作共事。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党对民主党派性质的认识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劳动者政党”,到“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再到“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不断深化。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党中央在这一重要意见中明确把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民主党派政治联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既体现了我们党在多党合作、民主党派工作理论、政策上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同时也体现了民主党派自身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轨迹,从而为民主党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首次明确无党派人士在多党合作中的地位、职能和作用

     

        我国无党派人士是20世纪初伴随政党产生而出现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于无党派人士的称谓、范围、地位、作用等,没有比较完整的、规范统一的界定。着眼于无党派人士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重要作用,立足于无党派人士发展状况,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科学界定了无党派人士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无党派人士是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必然要求。将无党派人士纳入我国政党制度中,充分肯定其地位、职能和作用,丰富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理论的内涵,为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

     

        明确了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

     

        我们党与其他政治力量之间的合作和协商,存在和体现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已成为卓有成效的政治实践。为切实推进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基本方式、内容、程序和形式,其中重要原则是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基本方式有两种,即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在政治协商中体现的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理论贡献和突破,拓展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培育了国家与社会之间合作型政治关系,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提供了有益指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方面迈出新步伐。

     

        提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

     

        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党关系。实践证明,保持这种关系的稳定、和谐与有序,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维持和巩固的基础。在2006年召开的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五大关系,即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我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团结和谐。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五大关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对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政党关系的理论总结和高度概括,进一步丰富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理论的内涵,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

     

        提出“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

     

        在201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同心”思想是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理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理论的最新发展,深刻揭示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本质内核,集中体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也是着眼未来发展的更高追求,为不断增强多党合作事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中央统战部一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