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

    基层见闻

    一段路 一生情

    ——北京援疆教师在和田的三个瞬间

    作者:靳晓燕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2日 15版)
    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

        夏日的和田,瓜果飘香。空气中,有尘土的味道,更有离别的伤感。

     

        “当拿到飞机票的那一刻,才知道这回是真的要离开了。”在和田吐沙拉乡北京中学支教一年半,北京顺义区一中物理老师朱志敏老师还真舍不得。

     

        时间指向6月28日。作为北京2011年选派的44名援疆教师中的一员,那是他离开和田的日子。

     

        地点:和田吐沙拉乡北京中学

     

        表情:惜别

     

        满桌的美味佳肴,各式各样的鲜美水果,大家在乐曲中翩翩起舞。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学校还是拿出了最高的礼节来为他们送行。

     

        朱志敏欣赏着,陶醉着。陶醉于这迷人的维族歌舞,陶醉于这亲密的维汉同胞之情。

     

        就这样要同和田说再见吗?仿佛就在昨天,还觉得离开是遥遥无期,回家是天天的期盼。而现在,离开的心情却没有数月前想象的那般快乐。

     

        麦尔哈巴、吐丝买买提、阿依古扎丽还在念着他们的老师:“您不回北京那多好啊!您不回去的话,我们天天来学校听您讲课。可是您不回北京的话,您也想老婆和娃娃。”涂涂改改的一页纸,写满对朱老师的留恋,也写下他们的进步——汉语水平的确进步不小。

     

        教物理的他在这里当起了汉语老师。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把书写比赛、造句比赛等小型比赛引入课堂,让学生们比着学,拼着学。

     

        讲“吹灰之力”这个词,朱志敏会演示,什么是“吹”,告诉学生什么是“灰”,再讲什么是“吹灰”。在讲台上放上些粉笔灰,然后让同学们上去对着灰吹,感受对比。

     

        这样的课充满笑声,充满智慧。“孩子们学得开心,我也高兴,有时都不愿意下课,人来疯似的。”

     

        学生们会把馕拿给他吃,有时往他的手里塞上一个苹果。他知道,只有用爱才能换来他们的爱,只有用真情付出才能换回他们的以诚相待。

     

        别了,和田。

     

        这个让他在风沙中煎熬,流下了无数次鼻血的地方;这个让他能跟同事们一起欣赏到塔克拉玛干的浩瀚,胡杨的伟岸的地方;这个曾经让他品尝过馕、烤肉、葡萄的地方;这个让他加深了对各民族的了解,对边疆的认识的地方……

     

        自2011年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市坚持把教育援疆作为对口支援的优先内容,以教育为先导,以双语教学为突破口,以示范校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教育在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和长期性作用。2011年选派援疆教师44名,在“离北京最远,离沙漠最近,交通最不便,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他们用实际行动讲述着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地点:和田地区教师培训中心

     

        表情:感动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分别是明天的路,思念是生命的火……”在2012和田地区学前教师“北京提高班”结业典礼上,老师们动情地唱起心中的歌。

     

        忘不了在灯光昏暗的房间内,老师们互相推敲培训内容,没有书桌,便趴在床上制作教具的场景;忘不了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老师们聚在一起,精心设计并一遍遍练习手指游戏的一幕一幕。

     

        来自洛浦双语幼儿园的祖木热提泪花闪动,“不想让老师走!她们很认真地给我们上课,我们学到很多知识,比如上课要以游戏为主。”

     

        “这里的幼儿教师,很多都不是师范毕业,现在她们对一些基本教法都有了明确认识,知道如何给幼儿上好一节课。”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培训部主任董凤霞告诉记者。

     

        一撂红红的结业证书摆放在桌子上,那是这些新疆学员老师一个多月努力的见证。

     

        “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为了让学员收获更多。”培训教师孙雯老师已是泪光点点。“牵挂会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

     

        “我会把我学到的教给幼儿,我希望自己可以到北京去!”祖木热提告诉记者。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办好学”的核心。援疆过程中,北京市通过各种形式输入智力资源,组织北京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赴和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和田地区的师资水平。今年,将投入50万元,举办第二届“京和杯”学前及中小学双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进一步提升双语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及教学素质。

     

        地点:农十四师47团中学

     

        表情:坚毅

     

        “如果您到47团来,您一定要去看红枣林……”为大家朗诵诗歌的新疆男孩叫肉孜买买提,他是47团中学五年级二班的小学生。虽说是中学,但这里是幼儿园、小学全包括。

     

        来到47团中学,北京的教师们更是感受到“兵团精神”的教育:那是一群把美好青春化作坚定信仰所扎根在荒漠边缘的情怀。“那是堪比胡杨的不朽精神,堪比白杨的坚毅信念。”郝刚告诉记者。

     

        这一学年,他接的是七年级2班——一个全维族孩子的班级。每天见到孩子们,他都和他们握手并用维语问候。从开始孩子们感觉好玩到现在很多学生,不论是他教的还是不教的,见到他都非得要握手问候。“我感到了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接受。”

     

        “忘不了田英宝老师脚踏实地,忘不了赵福春老师一个字一个字为我纠正发音,忘不了郝刚老师的风趣幽默,忘不了程跃雷老师的循循善诱。”齐曼古丽是双语班的孩子,她舍不得老师们的离去:“他们给我们讲祖国的山山水水,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将来走出新疆到祖国各地走走看看,为国家多作贡献。”

     

        看着孩子们的汉语水平、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老师笑了,也记下十四师教育局局长陈思英留给他们的话:十四师的孩子需要你们。这里不仅仅是你们的第二故乡,也是你们的家,希望常回家看看。

     

        2012年5月,北京—和田中小学校“手拉手”对口交流合作项目全面启动。该项目搭建了北京与和田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中小学校对口交流合作平台。项目组织北京2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与和田一市三县及兵团十四师的2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力争将和田地区“三县一市”的北京示范校建设成当地教学质量最高、教研能力最强、辐射带动作用最明显的中心学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