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

    岁月有凭

    ——记黑龙江齐齐哈尔依安县富饶乡兴信小学教师韩春玲

    作者:王新弟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2日 13版)
    个人档案

    ●任教学科:小学语文、数学

    ●从教地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依安县富饶乡兴信村小学

    ●任教经历:1980年至今,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依安县富饶乡兴信村小学任教。
    韩春玲指导学生功课。资料照片
    韩春玲写教案。郑英丽摄

    人生箴言

    我要把我全部的爱献给我的学生,献给我忠诚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把我的一生献给党。一生之计在于对孩子们的基础教育。我要让我的每一个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起步。

    同事评价

    韩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同志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生活中的困难,从来都没影响到她的工作。

    ——兴信村小学老师 李国富

    学生评价

    韩老师像妈妈一样耐心地开导我,我不高兴时,她逗我开心,还时常把我带到她家里给我做可口的饭菜。是她让我重新走进了课堂,也有了今天全班前几名的好成绩。

    ——富饶乡中心学校学生 赵艳雪

        在兴信小学的校园里,韩春玲老师在风中飘荡着的空空的右臂袖口,让人们远远地一眼就认出了她。

     

        从1980年起,韩春玲就在兴信村执教。32年来,她用她的一只手、一颗心、一腔情,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园丁之歌。

     

        教师这个职业,曾经是她的一个梦。

     

        圆梦的机会是在1980年的一天,正赶上乡里招考小学教师。韩春玲向乡里主管教育的领导递上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想要当一名教师的强烈愿望。望着她右臂空空的袖口,又看着信笺上工整漂亮的字迹,乡里的干部谁都不敢相信那封信是她写的。此后,韩春玲又以全乡考试第一的分数被录取。

     

        从此,她便踏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并用她的一只手,书写起精彩人生。

     

        “我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正确的起步”

     

        富饶中学的王振荣副校长,在兴信小学读过书,韩老师曾给他所在的班级临时上过一节课。那堂课上,韩老师的板书,还有教案上工整的字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韩老师站在讲台上,一个现象引起了她的警觉。她发现学生们的模仿欲极强。她的左手板书,竟然使班里也出现了几名同学用左手写字的现象。虽然她几次都予以纠正,但这几名同学的作业仍是左手的笔画。

     

        韩老师心想:“村里的孩子上学不容易。我要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正确的起步,绝不能让错误的笔画成为他们学习的起点。”

     

        打那以后,韩老师每天回家,都带着一盒粉笔和一块小黑板,在家里练习用左手按正笔的笔划写字,她一遍遍地用心记笔划,一遍遍地练习着板书。第二天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正确笔画的写法。

     

        经韩老师细心地指导,班里的同学不仅改掉了左手写字的不良习惯,而且还都练得了一手漂亮的字。

     

        近几年,村小学也配置了计算机。韩老师在熟悉了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后,便琢磨着怎样把国内最好的教学资源,也搬到乡村小学的课堂上。她找来教学光盘,试验着利用光盘资源,选择教学片断,再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她的大胆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引起了省市专家的高度重视,并在专业刊物上进行推介。

     

        由于她的出色教学,兴信小学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学校。家长们在适龄的孩子上学时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兴信小学,送到韩老师的班里。

     

        “她残缺的身体,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撼人的美丽。”

     

        在兴信小学采访时,教导处的王主任为我们捧来几十本韩老师的课改教案。他说:“这只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要是全拿来的话,怎么也要有上千万字……”

     

        多年来,韩春玲积劳成疾。校长与教导处主任也都曾是韩春玲的学生,他们宣布了一项决定:韩老师可以不用做课时计划与课改教案;因为她32年的教学经历,那些课程的内容都装在她的心里。但韩老师谢绝了这一特殊的照顾。

     

        兴信小学李校长说:“韩老师就怕别人照顾她,几十年了,学校的哪项工作她都不甘落后,甚至比别人做得还多。她残缺的身体,向我们展示的是撼人的美丽。”

     

        学校的作息制度是早7点半到校。韩老师的上班时间是早6点半。

     

        冬天里,不管有多大的风雪,学生一走进教室,都一定会感到温暖。因为韩老师为他们早早地就生好了炉子。早到的同学还能看见,她用右臂的半只残肢夹着扫把,左手挥动把杆,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韩老师在课堂上的幽深静气,一扬手,一投足,甚至一谈一笑,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就像风一样、雨一样、阳光一样,雕镂着学生。

     

        每学期临考时的复习材料,对于农村家庭是个不小的负担,韩老师常常自己掏钱给学生买复习材料。为了给乡里节约教育经费的支出,又不耽搁学生的学习,韩老师还时常借来新出的教材,用她的左手,一笔一划地在蜡纸上,将一页页教材刻写下来,然后,又用这只手蘸着油墨将其一页页复印出来,装订成册。

     

        学生眼里的最美妈妈

     

        韩老师的爱人在村卫生所工作。王洪雨同学小时候受过惊吓,时常头痛,并神志不清,韩老师便经常把他带到她爱人那里,安排救治,王洪雨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

     

        王洪雨的家长动情地对我们讲:“一天外面下起了大雨,我们正在担心小洪雨该怎么回来呢,就听到一阵敲门的声音。打开门一看,韩老师浑身湿漉漉地把小洪雨给背了回来。看到韩老师一只胳臂,背负着小洪雨的样子,我的眼泪一下子便流了下来……”

     

        韩老师的女儿从小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回到家里,韩老师也很少顾得上她。一次,一位名叫张丽的女生突然发烧晕倒。正准备下班的韩老师急忙找来医生进行抢救。随后,她一直守在张丽旁边。3个小时后,张丽的父亲才赶到学校。等韩老师赶回家,却看到自己的女儿睡在了门外的院子里……

     

        “您把人生的春天奉献给了芬芳的桃李”

     

        当一名教师,是韩春玲小时候的梦,这个梦把她一带就是32年。

     

        韩春玲确定自己现在每天就是生活在梦里了,因此,她感到十分地满足。

     

        韩春玲老师是这样的一个人,你给她一分爱,她会回报你百倍的力量。

     

        即使在她做甲状腺手术和患腹膜炎的时候,肚子里赘着8斤重的积水,她也从未耽误过一节课。

     

        几十年,梦与爱张起的隐形翅膀,就这样带着她在乡村小学的一方天上飞翔着。

     

        韩春玲就这样默默地奉献,执著地追求,在孩子们贫弱的心田上耕耘,播种智慧。

     

        有耕耘就有收获,如今的她,已是桃李满天下。黑龙江省省级优秀模范班主任、省级优秀教育人才,依安县十大杰出青年等诸多荣誉也纷至沓来。

     

        春节期间,学生耿立寄来的贺卡上写道:“您把人生的春天奉献给了芬芳的桃李,却给自己留下了冬的干净、雪的洁白、冰的清纯。祝您新春快乐!”

     

        韩春玲老师收到的这些祝福,以及在她生命岁月里留下的那上千万字的教案,那遍及省内外的莘莘学子,那些支撑她战胜病魔的求知若渴的眼神,还有教师节让她泪流满面的清脆歌声,都是岁月的凭证,证明着一个普通乡村教师的人生价值。

     

        (王新弟,曾任《青年文学家》主编、《鹤城晚报》副总编辑。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