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

    拜人民为师,他们学到了什么

    ——中央党校中直分校毕业生代表赴西部调研侧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1日 05版)
    在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镇黑城村,中直党校调研组同志请81岁老党员韩占梅对中央机关干部提建议,老人说:“多做实事,把党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平平安安就好。”朱磊摄

        7月17日至8月3日,为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要每年分门别类搞几个调研,把基层的情况、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等,都尽量了解清楚,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指示精神,中央党校中直分校(中直党校)以“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为主题,组织该校历届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开展西部行调研活动。

     

        中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中央直属机关党校校长孟学农说:“中直党校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是中直机关局处级干部,其岗位重要、责任重大。中直党校组织这些干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汲取群众智慧,对于干部的成长进步,对于推进中直机关各项事业乃至党的事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拜人民为师”,他们学到了什么?

     

        田园美、山村美、人更美

     

        ——喜看西部新变化

     

        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县,这里的百姓们生活得怎么样?

     

        中直党校新疆调研小组有的同志还记得,过去,在“逐水草而居”的浪漫游牧场景背后,当地牧民一年需要搬100多次家,简陋的居住条件给牧民留下了各种伤病。但是,当调研小组一进布尔津县就发现,记忆中的情况已发生根本转变。

     

        在该县阔斯特克乡的哈萨克族牧民阿德什家,调研小组的同志们看到一套80多平方米的安居房、5亩生活用地和50亩生产用地。5亩生活用地上长着五颜六色的蔬菜,养了8头牛、36只羊,50亩生产用地种了大片的油葵。阿德什夏季在附近草场放牧,冬季回到安居房度过寒冬。这个7口之家的家庭年收入由几年前的两万元变为4万元,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阿德什自豪地介绍,他所在的牧民定居中心村路、水、电已实现三通,学校、医院、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建好并投入使用,有了电视,通了电话,有了互联网。

     

        走西藏,进青海,让调研组同志们欣慰而难忘的变化比比皆是——

     

        这是西藏日喀则地区吞达村,中直党校西藏调研组的同志们看到了全西藏第一个由村民自己编制的村庄规划。这个规划,以“藏文鼻祖之乡,水磨藏香之源,幸福和谐之村”为定位,已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2011年全村仅藏香生产就实现收入355.88万元。

     

        这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走在“万亩油菜基地”、“千亩露天蔬菜种植基地”的田园小路上,坐在黑城村、华山村农民群众的炕头上,中直党校青海调研组的同志们看到了湟中县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经济的巨大成果:群众生活好了,基础设施好了,村容村貌也好了。

     

        如果说,美好的田园,美好的村庄,让中直党校西部调研组的同志们过目不忘。那么,西部百姓朴实的外表、真诚的话语、美丽的心灵,更是让调研组同志们铭记终生。

     

        在雪域高原,在大漠深处,在深山密林,每当调研组的同志们走进百姓家,总能见到热情的主人拿出最好的食物。而每当调研组同志向百姓问起生活中的困难时,西藏、青海、新疆各地百姓的回答竟然惊人的一致,要么“没困难”,要么“好得很”。说起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医疗合作、农业税费减免等诸多政策,老百姓的心情格外好。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与青海调研组一行座谈时说:“青海的干部群众很朴实,对党和政府充满感恩之心。青海人民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正在积极践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

     

        放架子、扑身子、唠嗑子

     

        ——北京与西部心连心

     

        一到湟中县,青海调研组的同志们就住进了农家。

     

        热气腾腾的汤面打开了话匣子,亲切的家常话消除了彼此的陌生。

     

        这是两个藏族小朋友幸福的家。姐姐叫才仁吉,弟弟叫仁杰。除了大量种油菜,他们的爸爸还会做装潢;妈妈担任村里的妇女主任,还经常到附近建筑工地打打工。一家人每年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一家人住在一套三室一厅的木结构房屋中,窗明几净,其乐融融。

     

        听到“现在的生活中,您最希望改变什么”这个问题,仁杰一家都抢着回答:

     

        “要是能多攒些钱,我想盖一套预制板结构的房子,那种房子不漏雨,更豁亮。”

     

        “我们这儿生态好,环境好,人厚道,适合搞‘农家乐’,你们能帮我们宣传一下吗?”

     

        调研组的同志们与村民告别前的那个晚上,乡亲们准备的饭不再是一碗汤面,而是一桌桌丰盛的酒席。乡亲们爱喝的青稞酒,调研组同志们也爱喝;乡亲们能唱青海花儿,调研组同志能唱红歌;乡亲们藏族舞跳得奔放,调研组同志跳得风趣。一顿欢送宴,一步步升温成一场“心连心”大联欢,话筒在乡亲、地方干部和调研组同志间“抢”来“抢”去,动听的歌唱不完,优美的舞跳不完,热情的话说不完。

     

        让人动情的事例不胜枚举。

     

        西藏区直工委宣传部部长张振宝难以忘记,从拉萨到林芝,当中直党校副校长玉淑君挣扎着走下汽车时,脚下不稳了,浮肿的脸上添了一层蜡黄色。但她给困难群众递上慰问金的那一刻,真诚的目光中没有缺氧的痛苦,只有爱心与信心。

     

        调研组同志也时刻在被真情打动。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中央统战部一局五处调研员陆红艳了解到乡镇的领导同志们生活条件很差,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需要自种蔬菜才能解决吃饭问题。但当调研组成员准备离开的时刻,一位乡干部不知如何表达对调研组同志的感情,一个箭步冲进菜地,摘了一大篮蔬果,非要调研组同志们带上。此刻,陆红艳和调研组同志们的眼睛都湿润了。

     

     

        听实话、察实情、想实策

     

        ——不负百姓期待情

     

        这是发生在西藏扎囊县久麦村、江孜县康萨村的两段对话——

     

        “你们现在能通过广播、电视了解中央的声音吗?”

     

        “能。过去我们只能听到达赖集团的广播,都是鼓动怎么搞分裂,怎么闹事。现在我们能收到北京的广播电视信号。”

     

        “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广播电视节目?”

     

        “我们爱看西藏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中央的富民政策、农业技术节目等。要是节目内容再丰富一些,语言上让我们再好懂一些就更好了。”

     

        莫晓俊,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科技处处长,以上两段对话的提问者。从西藏调研归来,两位西藏农民给他的回答至今让他难以平静:“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呢?”

     

        与莫晓俊一样,中直党校西部行调研组共有25人,此刻,这25位同志脑子里都装满了来自西部的问题——这是西部人民对党的期待。

     

        “纪检工作如何融入党的中心工作,西部地区基层纪委作出了很好的探索。我要认真总结他们的做法。”中央纪委监察部办公厅副巡视员李建说。

     

        “新闻媒体在推动西部大开发方面担负着特殊重要的使命,我们要进一步发扬‘走转改’精神,多向西部走,多向艰苦走,多向困难走。”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军峰、本报教育部主编张春丽、经济日报社厦门记者站站长殷陆君说。

     

        调研结束后,三路调研小组各自写出了系统的调研报告。在三篇报告中,经过集体反复讨论,形成了15条政策建议。

     

        翻阅、思考这些政策建议,中直党校常务副校长周维现说:“中直机关干部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唠起嗑子,才能与群众心连心,才能问计于民。中直党校将继续深入探索学员的延伸教育机制,不断推进中直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以扎实的作风,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本报记者 董山峰 人民日报记者 杨 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