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9日 星期日

    为固体火箭制造“心脏”的人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9日 07版)
    图为2009年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红岗厂五分厂员工合影。五分厂承担着全厂军品型号发动机壳体的旋压成型、零部件的真空热处理、真空电子束焊接和预先研制型号的重任,除此之外,还要对外承接航天研发型号、民用产品零部件精加工任务。(资料图片)
    田维平

    田维平
    何大军

    何大军
    侯 晓

    侯 晓
    胡淑芳

    胡淑芳
    徐立平

    徐立平
    刘红光

    刘红光

        2012年,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创建50周年。50年来,我国的航天固体动力事业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一个又一个“奇迹”——点燃了第一根手搓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条;独立自主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型300mm实用固体发动机及固体导弹;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代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第一代陆基固体战略导弹的大型固体发动机;成功研制我国第一枚地地、地空、岸舰等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成功研制高能固体发动机、碳纤维壳体发动机,推动了新一代战略地地导弹的立项研制……在这些“奇迹”背后,有一群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设计者、实干家,他们用细腻的手法描摹出“火箭之心”——固体动力火箭发动机的轮廓;他们用满腔的热情,甚至整个生命,将“火箭之心”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

     

        田维平:让固体火箭飞得更高

     

        2011年12月17日,“2011年度陕西经济人物”评选结果在西安揭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田维平登上了领奖台。

     

        由田维平主持开发的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农业增雨、防雹、抗旱的减灾防灾、林区防火灭火以及城市水源涵养等领域,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泛应用,占有国内人工影响天气产业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营此业务的中天火箭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设计研发和生产销售的专业化公司,其产品先后在北京奥运、国庆阅兵、西南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功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以及西安世园会提供了有力的气象保障。在田维平的带领下,四院的军民融合产业蓬勃发展,为陕西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1年,国家重中之重战略型号飞行试验连战连捷,两米三分段固体助推发动机国内首次试车成功,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多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天鹰系列运载火箭参与国家“子午工程”试验,刷新了我国探空火箭飞行高度记录,为中国探空火箭事业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在这一系列成功的背后,凝聚的是航天四院院长田维平和他带领的航天科技团队的心血和汗水。

     

        田维平亲自主持并成功研制了我国多种新型战略、战术导弹武器和宇航工程用固体发动机,以及新一代固体动力运载火箭、新型特种固体动力系统等重大科技创新研究项目。在我国探月工程中,由田维平主持研制的星载压力传感器成功完成了嫦娥系列卫星的深空监测任务,为我国空间探测活动及和平利用太空作出了贡献。

     

        田维平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CAD技术应用于固体发动机设计的研究,多次攻克了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多项关键技术,积极倡导拓宽航天固体发动机应用技术,开拓性地组织开展了固体冲压发动机组合动力研究,新一代运载火箭固体发动机研究。他还主持研制神舟八号等系列逃逸发动机以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全套结构密封系统,嫦娥系列卫星压力传感器,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和探月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内容由本报记者冯永锋采写)

     

        何大军:国际同行为他“翘拇指”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何大军就是那个为火箭设计心脏的人——他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是六院多个发动机型号总指挥或副总指挥。

     

        1983年,何大军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来到六院时,正赶上六院严重困难时期,生活条件艰苦,科研条件简陋,人员流失严重,但何大军并没有动摇。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上世纪90年代,六院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固体变轨发动机EPKM的开发设计,这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国际航天市场的发动机项目,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国在国际航天市场上的声誉。

     

        何大军临危受命,首创了药柱调平技术,使飞行实测预示精度达到了0.2%,处于国内领先地位。EPKM项目最终顺利验收完成,何大军也因此获得了国际同行“翘拇指”的称赞。

     

        2001年,何大军承担了一项紧急的型号研制任务——发动机低温试车技术,这是国内其他承研单位用了3年的时间都未能解决的难题。何大军带领技术团队,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连续两次零下40℃低温试车均获成功。

     

        “十五”期间,在何大军的带领下,通过努力钻研和刻苦攻关,六院41所争取到各军兵种的预研课题30多项,“十五”期末各课题均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优秀率达到了70%以上。“十一五”期间,何大军主管的预研课题更是增加到了50多项。

     

        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航天百优青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批五位首席专家之一……多年来何大军屡获殊荣,荣誉证书摆满了书架。(以上内容由本报记者詹媛采写)

     

        侯晓:钻到发动机内部的总设计师

     

        侯晓是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的副院长,他曾经担任过四院41所副所长,重点型号发动机总设计师,组织实施并解决过多项发动机总体优化设计的关键技术。侯晓是个喜欢“新方向”和“新技术”的人。他说没有“新”就没有科学的生命力。

     

        1999年底,几个重点新型号上马,侯晓同时任两个重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兼固体发动机总设计师。走马上任后,侯晓从设计源头抓起,拟定、审核研制大纲和重大技术决策,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夜以继日地奔波在科研生产第一线和大型地面试验的现场,解决研制、生产、试验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2007年,某重点新型号发动机进入工程研制,在论证摆动喷管热防护方案时提出两个方案,第一是采用过去型号已有的方案,这样没有研制的技术风险;第二是采用新方案,以解决长期存在的隐患,但这种方案还未进行过任何热试验,存在技术风险。会议争论非常激烈。侯晓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分析了新旧方案的优缺点,指出了新方案的可行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他“拍板”采用新方案,同时布置了研制工作。通过两年的研制,新方案成功应用于型号发动机,困扰四院几十年的长期隐患得以彻底解决。

     

        侯晓非常重视实践,他曾经说:“固体火箭发动机这种工程技术,仅仅有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其生产工艺,才能做一名好设计师”。刚上任发动机总设计师,为了掌握高能发动机生产过程,他亲自到高能推进剂生产最危险的工序跟产,坚持整夜守候;为了查清发动机故障,他忍着刺鼻的气味,经常钻到发动机内部查看。他还会钻进狭小的仍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壳体内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正是由于他这样重视实践和生产工艺,他在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时,总是得心应手。(以上内容由本报记者冯永锋采写)

     

        胡淑芳:为“心脏”贴上“保护膜”

     

        当火箭发动机喷射出灼热火焰的时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女型号总指挥胡淑芳的心总会悬在半空中,因为她曾经的工作是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绝热及防护材料,让火箭的“心脏”经受住高温的考验。

     

        胡淑芳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46所,分配给她的任务是搞固体发动机绝热及防护材料研究。这在当时属于尖端高科技领域,不仅与胡淑芳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大相径庭,而且,搞发动机特种材料研制的工作环境相当艰苦——各种化学材料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即使带着厚厚的防毒面具也免不了被熏得头晕脑涨;无论领口、袖口扎得多严实,空中漂浮的纤维都会钻入工服内,皮肤痛痒无比。然而,胡淑芳明白,绝热材料不过关,固体火箭发动机就会面临烧穿的困境,火箭、导弹就难以上天。她扛下了这个任务,拜师傅、求同事、查资料,苦心钻研。

     

        这一“钻研”,让胡淑芳成了固体发动机特种材料研究的女专家,荣誉也随之而来——4项国防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全国国防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胡淑芳参加并负责了国防科技重点预研项目——高能绝热层及界面粘接技术的“八五”、“九五”、“十五”攻关。她负责研制的6种新材料,都通过了某高性能演示发动机和某型号发动机的考核,验收结论为A级,这几种关于绝热材料及界面粘接技术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4年,胡淑芳再一次接受了新的挑战——从科研岗位调到管理岗位。她对技术指标的熟悉及对相关领域技术参数的熟练把握,让她即便处于科研管理岗位,也仍然能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2010年,胡淑芳从46所调到六院科技委工作,成为六院唯一的女型号总指挥,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上内容由本报记者詹媛采写)

     

        徐立平:危险岗位上的“挖药”专家

     

        徐立平,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6厂三车间整形组组长,火箭发动机的“挖药”专家。“挖药”就是钻进只容一人平躺的空间,用刀具对固体燃料进行残渣清理。装满数千公斤药柱的发动机,一旦起火爆炸,3000多摄氏度高温的烈焰,连石头都能烧红,钻进去工作的人一丝逃脱的希望都没有。凭借锋利的刀具和过硬的技术,徐立平硬是在危险的岗位上舞出精彩的人生——个人三等功、“生产技术能手”、“中青年技能接班人”、“航天人才培养先进个人”、“航天技术能手”等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伴随着他在航天科技集团“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四院“银牌班组”班组长的重要岗位上劈风斩浪、一路领跑。

     

        1989年,即将试车的某型号发动机里发现大面积脱粘疑点,专家组最终做出了“就地挖药,查探修复”的决定。于是,一支由整形组员工组成的平均年龄仅20多岁的挖药突击队迅速组成,徐立平便是其中的主力队员。挖药期间,在狭小的空间里,人只能半躺半跪着,里边刺鼻的药味还会使人头晕目眩,恶心难受。徐立平总冲在前面,他想办法延长自己的操作时间,为的就是自己多挖几铲,让队友少几分危险,他总是反复叮嘱队友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检查队友是否戴好了导静电手镯、有没有携带金属物品…经过半年努力,发动机脱粘病灶终于查清,后续发动机试车连连告捷。

     

        2005年冬,为判明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质量问题,急需在装药发动机特定部位打孔取样。时值寒冬腊月,发动机内空间狭小、操作不便,徐立平只能穿单薄的衣服钻进发动机操作。在整个打孔过程中,他进出发动机十余次,频繁测量、取样、调整设备,确保了打孔后的预定样块被准确取出。

     

        有了远距离数控机械设备之后,徐立平又如饥似渴地学习大型整形机械操作控制知识以及数控编程技术,他摸索出适用于各种燃速推进剂的整形参数,优化并固化了6个加工程序,并成功应用于型号产品的机械整形。

     

        徐立平还非常重视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他人,多年来,他培养的7名员工中,有两名分别担任重点班组副组长,两名已是国家级技师。(以上内容由本报记者冯永锋采写)

     

        刘红光:用心凝结每个焊点

     

        “我手中的焊枪就是航天产品的生命,必须每时每刻保持百分之百的精力集中,用心去感受每一条焊缝,用心去凝结每一个焊点。”这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红岗厂特级技师刘红光对自己工作的定义。

     

        焊接,是刘红光工作的全部内容,经过刘红光和其他工人的手,固体动力火箭发动机才能从图纸成为真正的火箭“心脏”。

     

        20世纪90年代,铱星变轨发动机是六院打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发动机,这个产品点火器环形药盒壳体材料为薄壁铝管,导热系数大、易变形,还容易产生气泡、裂纹等缺陷,这给焊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如果这个产品不能够按时交付,将会严重影响国家在国际航天市场上的信誉。

     

        无数个深夜,刘红光都是伴着一盏孤灯度过,他翻阅厚厚的焊接材料,反复地设计每一道焊接工序……最终,该产品焊接合格率达到100%,六院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銥星系统12颗卫星准确送入了预定轨道。

     

        刘红光利用手工氩弧焊接对不合格品进行补焊的手艺也是六院的“神话”,由他操刀进行的补焊工作全部一次性100%合格。

     

        刘红光在六院工作已经22年了,他焊接过的航天产品不计其数,但产品质量却始终保持100%合格。“选了这一行,就要干成干好,成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这是刘红光的信念。他也用坚实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曾荣获六院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六院最年轻的特级技师,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优秀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批五位首席技师之一。

     

        (以上内容由本报记者詹媛采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