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8日 星期六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基层变迁41

    互联网拓宽康庄镇幸福商道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8日 01版)
    谢萌萌深入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郭红松绘

        北京延庆康庄镇小丰营村,多年来,菜商上门收购、集市贸易一直是村里传统的卖菜方式。如今,互联网的应用悄然改变着这一切。

        打开自家小区里的智能柜,直接取出包装齐整的蔬菜,蔬菜从菜地直接供应到家门,从采收到送达不超过5小时。这样的情境,在小丰营村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每天都在发生。

        “购买者通过网站下订单,工作人员根据订单打印出蔬菜明细单进行采摘与包装,根据打印出的条形码信息进行配送。”如今是合作社工作人员的大学生村官谢萌萌介绍说:“凭短信密码从智能柜中取出蔬菜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交易完成的信息反馈到网络系统平台。”

        每份蔬菜包装上贴有二维码,蔬菜的品种、种植采摘包装日期、保质期等生产信息会通过二维码扫描传递至手机里,实现了农作物质量的可追溯。

        在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的支持下,合作社物联网技术走在了全县前列,正在实现对蔬菜大棚的实时监控和科学化管理。

        “你看,这个农户管理的大棚帘子没挂好,这我就得提醒他去注意了。”合作社基地主任王立敏指着电脑屏幕对记者说道。

        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忠笑着对记者说道:“现在电脑不够的话,工作可真没法干,得排队,这网络啊,现在是想离都离不了。”

        据谢萌萌介绍,合作社自网络销售开展以来,一共取得了180万元的收入,共销售有机蔬菜22.5万斤,占总销售量的21.4%。对于未来,赵玉忠表示,合作社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对农事管理进行信息化应用。(光明网记者 张 薇 更多内容见5版《大图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