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8日 星期六

    “活泼、直接、诙谐”

    ——本报“白岩松、欧阳夏丹解说伦敦奥运”专辑引热评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8日 01版)

        伦敦奥运会已落下帷幕,但奥运引发的舆论热潮并没有因此消退。本报应广大读者要求刊发的白岩松和欧阳夏丹在中央电视台奥运报道中的部分现场解说词,在社会上更是引发了又一波评说奥运的高潮。

     

        两地连线,超越时空

     

        奥运期间,欧阳夏丹与白岩松以主持人和新闻观察员双人谈话的模式,点评赛场内外各种热点话题,新颖的形式,机智的问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新浪博主“秋月冬雪乃风光”评论道:“白岩松在伦敦实地采访,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再通过欧阳夏丹与白岩松的对话,独具匠心地将北京、伦敦这两个古老的城市连在了一起,把跨越万里的地域用高科技的传输缩短到了面对面。光明日报开创性地连续3天用整版篇幅刊登这些解说词,既延伸了节目画面的内容,又深化了观众对体育的认识。”

     

        在国企上班的北京白领杜丽丽说:“我惊喜地发现光明日报上刊登了白岩松和欧阳夏丹的解说词专辑,一天一个整版,与电视画面相比,是别样的欣赏体验。”河北唐山市年近花甲的退休职工刘丛信平时就爱听白岩松的评论,奥运期间更是一场没落下。“这些解说词呈现了最真实、最质朴的奥运,如今在光明日报上重温一遍,好像又经历了一次那激动人心的奥运时光!”

     

        语言诙谐,文辞深刻

     

        “白岩松一直以有态度、有深度的主持风格见长,欧阳夏丹也凭借着多年主持新闻节目的功力为人称道,光明日报上刊登两人的解说词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奥运会的竞技精彩,更让我们看到了新闻人独到的思想见解和专业的新闻素养。”新浪博主Amber说。

     

        福建省厦门市的读者刘丽萍女士则认为文中对“主火炬熄灭”这一话题的讨论特别有意义。“白岩松直言‘如果为了一个创意导致大家已经完全习惯了的奥运圣火所赋予的意义都被打断,甚至出现了熄火这样的状态的时候,这样的创意完全不值得提倡。’一席话引发了我们对奥运会的意义以及应该以何种形式来体现等深层问题的思考。”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王璐说,奥运匆匆过去,包括白岩松和欧阳夏丹解说奥运的节目,都没来得及看,没想到光明日报用整版刊登他们的解说词,感觉非常棒,不仅非常系统,而且原汁原味。

     

        “白岩松和欧阳夏丹没有盲从一些社会舆论,而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有自己的思考,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没有高高在上,而是风趣、幽默,完全用老百姓的语言。”王璐认为,光明日报这次用大量宝贵版面刊登他们的解说词,引人思考新闻界应该思考的问题——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新闻人该如何报道、阐释新闻事件,如何引导社会舆论。

     

        还原伦敦,还原奥运

     

        海南大学大一学生李嘉伟觉得解说词中最有趣的是关于东道主首金的评论,“奥运期间每天看到的奥运新闻大部分是来自中国媒体的,而在光明日报的解说词里,我发现白岩松的点评经常引用英国当地媒体的评价,这让我觉得离奥运、离伦敦都更近了一步。”

     

        媒体人“艾琳小窝”则在新浪微博里写道:“活泼、直接、诙谐的语言,更快、更高、更强的主题,解说词将伦敦奥运的辉煌与乌龙,成败与得失,欢笑与哭泣一一呈现,让读者在心灵的震撼中感受感动和敬意。奥运已落幕,但精彩却会被铭记。光明日报‘白岩松、欧阳夏丹解说伦敦奥运’的专辑,以及即将面世的同名力作都值得我们期待。”(本报记者 李 蕾 韩业庭 本报通讯员 梁美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