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8日 星期六

    新时期宣传干部的楷模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8日 07版)
    周恩义(左)早年在部队。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盖成立

        周恩义同志从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23年,从事地方宣传思想工作20年,退休至今仍然奋斗在宣传第一线。

        1992年,周恩义从部队正团职岗位转业,担任盘锦市兴隆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这是一个副科级职务,组织上征求他意见,他说:“我在部队是做别人思想工作的,现在轮到自己了,没啥说的,听从组织安排。”

        他当副部长5年多,先后配合三任部长,处处事事带头干,连年获得区劳动模范、十佳公仆、十佳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等称号。

        1994年冬天,周恩义到裴家村搞调研,村党支部书记愁眉苦脸,说今年卖粮难,都进腊月了,还有很多大米没卖出去。周恩义骑着自行车,顶风冒雪连跑4趟邮局,连发9封电报,联系原部队驻地各单位帮助找买主。不到一个星期,车队开进裴家村,全村积存的24万斤大米全都卖了出去,村民喜气洋洋过了个好年!

        这样的事,周恩义没少做。他说,宣传部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就是最实在的宣传思想工作!

        1997年他担任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建立起“四个一百分”的宣传工作指标体系。

        理论学习“一百分”。实行检查学习笔记制度,一月一检查,第一个检查区委书记,合格了周恩义签字,盖上宣传部的章,不合格退回,记录在案。三级宣讲队伍活跃在城乡基层,被老百姓称为“理论变成家常话,党的声音进万家”。周恩义每年讲课、作辅导报告几十场,成为知名品牌。

        新闻宣传“一百分”。实行“百人队伍,千篇稿件,万元奖励”。全区各街道有报道组,各单位有报道员,每年在省市和中央媒体发稿超过2500篇。周恩义是实际的“首席报道员”,还言传身教带出很多“土记者”。

        思想政治工作“一百分”。早在2000年,周恩义总结的健全领导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和投入机制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就上了省里的经验交流会。周恩义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进入非公企业,引导企业跟党走,培养出全省知名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建设“一百分”。全区两年一届评选表彰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专项奖励资金已增长到200万元。2000年兴隆台区成为省级文明城区,涌现了11个国家级、26个省级文明示范社区。

        兴隆台区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周恩义以高度文化自觉贯彻区委决策,积极参加辽河画院的建设和“辽河画派”的培育。短短几年,以辽河画院为龙头、以辽河画派为品牌的兴隆台区辽河文化产业园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个不到50万人的中等城区,建成了东北最大的美术馆,每年举办上百次国家级和地方美展。全区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拥有几十个大型文化活动广场,建立200多支群众文化队伍和戏曲、秧歌等六大文化基地,形成春夏秋冬四季群众文化品牌,每年开展上千次群众文化活动,专场演出3000多个节目,万人上台,观众百万。

        在区委领导班子里,称赞这位老大哥:有思想,有境界,各方面做得都很到位!上级评价周恩义:能上能下已属难能可贵,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上下,他都干得那么好!同志们说:老周身后,没有一个歪歪脚印!

        以赤诚之心脚踏实地献身党的事业,以平常之心对待个人进退得失,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不争地位,这就是周恩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