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7日 星期五

    教育之窗

    “博洛尼亚进程”在德国10年看利弊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17日   08 版)

        “博洛尼亚进程”是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计划的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打通教育体制。德国在2002年8月15日正式成为“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在德国高校实行这一计划10年之际,德国高校联合会主席席普勒发表讲话认为,这个体制并不理想,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欧洲“博洛尼亚进程”旨在消除欧洲内国家之间学生流动的障碍;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确定欧洲范围内高等教育系统的共同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之内建立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高等教育结构。欧盟的这一教育改革方案对德国教育体制冲击较大。德国传统上只有硕博二级学位体系,其中第一级也就是大学毕业,这一级又细分为理工硕士、文科硕士。攻读德国的理工硕士和文科硕士一般至少需要8到10个学期。而根据博洛尼亚进程的改革方案,学位体系由二级改为三级学位体系,即学士学位6个学期,只需三年,再读两年,便可获得硕士学位,然后还可攻读博士学位。实行学士硕士制的好处是,学生在拿到学士后很快就能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此外,由于教育体制的统一,学生更容易转学,也有助于人员流动。而且,在国际上,这样的学位制也更有比较性,有助于提高德国高校毕业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机遇。在过去的理工硕士和文科硕士学业期间,学生拥有较大的选课自由,在基础课部分结束和学业结束时才对各门进行大考。学生们须积攒学分,学分够了才能毕业,因此很多专业实际上8个学期根本学不完,大多数学生就读时间往往拖得很长。

        “博洛尼亚进程”模式下的学士和硕士专业都采纳模块式组合方案,课程安排得比较固定,也不需要学生费脑筋选修课程。特别是一些想上大学,又想尽快走上工作岗位,挣钱养家的人对这种体制很赞赏。媒体当时也称,这种教育体系更快、更紧凑、更具条理。德国教育部长沙万曾把这种体系称为“欧盟最有成效的改革典范”。

        然而“博洛尼亚进程”在德国实行10年后,教师和学生对这一体系并不十分认可。德国大学联合会主席对媒体谈到,“博洛尼亚进程”还存在很大缺陷,比如让大学生尽快结束学业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是有个性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一般的毕业生。学生也抱怨说,由于学期时间缩短,学业安排得过于紧凑,使很多学生感觉时间太短,内容太多,因此也几乎没有时间勤工俭学,特别在许多联邦州开始收取学费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学业压力大,学生几乎不可能腾出一个学期的时间做实习或到国外学习,而实行新体制的初衷之一其实是与国际接轨,便于德国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虽然6个学期可拿到学士,并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但在很多学科上还不能满足行业的需要,企业对三年出来的学士学生满意度也不高,认为他们与原来学制下的学生相比缺乏创造性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统一后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互认的学分和学位文凭,为高等教育领域引入了竞争机制,学生选择大学的余地和空间更大,流动也更方便,可以广泛地对各大学教育质量进行比较,选择进教育质量更好的大学去学习。这样一来,就会促进教育质量较低的大学进行改进。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 野 本报柏林8月16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