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6日 星期四

    这十年

    广西:描绘开放和谐奋进壮景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6日 10版)
    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绽放。

        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一个“地方题材”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从瞄准沿海发展“新一极”到“江海联动”力促“龙头”与“腹地”融合发展,从“既赢得预期发展又保护好青山绿水”到全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广西,壮乡儿女团结一心,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描绘出一幅开放、和谐、奋进的巨幅新壮景。

     

        北部湾经济区:“错位发展”不错

     

        北部湾广西沿海拥有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港口,虽然同属一片海域,却因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而单打独斗,2005年以前,三个港口的年吞吐量加起来才3000万吨。

     

        同样是在这片海域,而今的北部湾港却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个港口通航。2011年,北部湾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5亿吨,与2005年的3195万吨相比较,增长3.69倍。

     

        此番“巨变”,源于对三港的“优化整合”: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根据资源、市场、区位等特点,重新明确三港的功能定位,并最终“在北部湾建设一个亿吨现代化大型组合港”。

     

        这肇始于2006年3月广西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把北部湾广西沿海的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以及南宁、玉林、崇左的交通物流,划入一个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对广西来说,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自身重大发展机遇的深刻审视和完美把握,也是推进沿海开放开发的一次重大的体制创新,更是一项具有世界眼光的创举。

     

        战略抉择催生科学发展新思路。4个月后,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进一步提出构建以南宁、河内、曼谷、新加坡为轴心,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两翼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

     

        2008年1月16日,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要求,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广西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目的就在于推动和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而广西又将如何利用城市的发展优势,在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率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呢?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以及崇左、玉林6市党政主要领导达成“4+2”合作机制,成为推动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一次创新。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依据城市的自然秉性、发展优势,明确自身在区域合作中的分工,以此进行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实行“错位发展”,并主动服务区域整体发展,才能在合作中最终实现共赢。

     

        于是,根据空间布局和岸线功能分区,结合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几个既分工又合作、在合作中交融的城市组团被明晰,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南宁组团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钦防组团以临海重化工业及港口物流为主;北海组团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铁山港((龙潭))组团以临港型产业及现代农业为主;东兴((凭祥))组团以商贸物流、加工贸易边境旅游为主。

     

        科学发展,“错位”不错。6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16%,用不到全区1/5的面积、不到全区1/4的人口,创造出了超过全区1/3的经济总量!

     

        千里西江,奏响“江海联动”曲

     

        若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视为龙头,则桂东桂西就是两翼。“龙头”已昂起,两翼要腾飞。那么,广西如何才能实现“龙头”与“腹地”的融合发展呢?

     

        西江的开发利用,成为自治区、西江沿岸城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调研课题。自治区党委认为,北部湾经济区优势在沿海,西江黄金水道优势在沿江,把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打造西江黄金水道结合起来,可以发挥广西沿海和沿江两大优势,实现江海联动,进一步扩大广西西江流域各市的对外开放,实现桂中、桂西与桂东协调均衡发展。

     

        2008年底,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发展战略:将西江沿岸6个城市1480公里的内河航道,全部改造成千吨级以上的高等级航道,形成干支畅通、江海直达,设施较为完善的内河航道网。

     

        4年后的今天,记者走马西江,看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科学发展新图景。“黄金水道”孕育“黄金”前景。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建成,将使广西有一半地级市拥有千吨级“水上高速公路”通江达海,形成独有的沿江两岸经济带,带动广西西部、中部、东部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让明天更美好

     

        在狂风腾浪的大海里,一只成年海豚用脊背驮起受伤的小海豚,向深海游去,前行中,小海豚5次滑落,差点沉到海底,可成年海豚不离不弃,一次又一次地将它稳稳驮浮……

     

        7月8日,如此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广西钦州的三娘湾海域。在这片海域里,桥吊林立、机器轰鸣的临海大工业与逐浪戏水的“海上大熊猫”白海豚时时亲密“共语”。

     

        这是广西坚持走“生态立区、绿色崛起”的科学发展之路的剪影。

     

        “绿色生态是广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生态环境已成为广西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认为。“经济发展是政绩,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是长远政绩”,在广西已成为广泛共识。

     

        2010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以“绿满八桂 造林绿化”为主题的植树造林绿化活动在广西多个城市同步展开,目的是使植树造林成为一种新的习俗。2011年,“绿满八桂”工程又在全区打响了通道绿化、城镇绿化、村屯绿化的“三大战役”。

     

        早在北部湾开放开发之初,广西就用主体功能区的理念规划布局:将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其中,适宜开发的城市地区仅占总面积的9%,限制开发的农村地区占总面积的56%,禁止开发的生态地区占总面积的35%。

     

        6年过去了,防城港连片的红树林,一棵都没有少,反而让本是“候鸟”的白鹭在此安了“家”;钦州三娘湾里的白海豚非但没有减少消失,反而增加了30多头,形成了“白海豚家族”;北海银滩,依旧旖旎浪漫,在绿色发展的同时,北海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海味”之外,增添了文化韵味,先后荣获“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让西江水运成为中国最干净的河流!”2010年,广西专门投入21.1亿元打造西江千里绿色走廊,建设生态西江。

     

        “只有赢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赢得美好的明天!”自治区主席马飚表示,“十二五”期间,广西将大力强化节能减排,推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林业强区建设,全面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北部湾畔,千帆竞发;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百舸争流……江海联动、生态和谐的盛世交响,正激励着5100万壮乡儿女意气风发,在科学发展大道上大步前行。(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张林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