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6日 星期四

    李方晓:天堂里还有她的讲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6日 15版)
    “金子人生水晶心,鞠躬尽瘁留玉魂”,中国政法大学资深教授杨福盛这样评价李方晓。 资料照片

        2012年5月26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教学楼321教室内气氛庄重,2012届刑法学专业研究生论文答辩正在举行。主持答辩的是刑事司法学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方晓教授,她认真聆听着每一名学生的回答,用温和的目光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可谁也不知道,此时,她正用极大的毅力对抗着剧烈的头痛。

     

        在最后一名学生完成答辩后,李方晓教授终于坚持不住倒下了,是突发脑血管痉挛导致脑出血。她与病魔顽强抗争十余天,终因医治无效于6月14日不幸去世,年仅51岁。

     

        法学界失去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刑法学专家,学生们失去了一位温和敦厚如母亲般的师长,一个幸福的家庭失去了最爱的人。没有人愿意相信,正值盛年的她就这样走了,她亲切的面容、爽朗的笑声,依然那么清晰,印在每一个爱着她和她爱的人心中……

     

        “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 

     

        方晓老师一生致力于刑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安于三尺讲台,甘守一方净土。

     

        在常人看来,刑法学“枯燥乏味”,但在方晓老师的课堂里,刑法学却是生动、有趣的。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没有所谓大师的天马行空,翔实的知识点,她娓娓道来;大量生动的案例分析,她运用自如。这使得她的课总是很受欢迎,拥有众多“粉丝”,有的学生甚至因为她喜欢上这门学科,将其作为一生的追求。

     

        “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李方晓常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

     

        在担任学院党政领导工作的同时,李方晓每年都至少承担着本科生110多课时、硕士生90多课时的繁重教学任务。一年一年讲下来,教案甚至闭上眼睛都能背出来了,但她从不懈怠,在每次讲课的前一天晚上,不管多晚多累,她总要精心地备课。她说,刑法更新很快,她得跟上时代,不能误人子弟。

     

        “方晓老师是一位非常称职的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朱勇与李方晓前后共事过十余年,他注意到新学年伊始,李方晓都会重新整理讲义,“方晓老师更新讲义很及时,我曾听学生说过,一个星期前发生的重大案件,李老师都能把这些内容补充到讲义当中,从专家角度对这个案子进行分析。”

     

        在教学中,李方晓从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潜心探索效益最优化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先后总结出“启发式教学法”、“归谬式教学法”等,通过逻辑思维的演绎推理和归谬论,证强化学生对刑法概念的准确理解,提高刑法案例研习能力和刑法实务应用技能。

     

        年复一年,她的课成了法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她的课堂虽然使用了最大的教室,但仍然一座难求。在教学网站和BBS上,她的课堂录音资料是同学们争相传听的稀缺资源。每次教学质量测评,学生给她的评价分值一直在98分以上。她是法大名副其实的名师。

     

        执教27年来,李方晓先后著有《转型期中国社会有组织犯罪成因及防控对策研究》、《刑法导论》、《刑法名师精解与精析》等专著,并参与编著《黑社会性质犯罪控制对策研究》、《刑事政策学》;由她作为主要撰稿人之一的《刑法学》教材,列入新纪元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

     

        刑法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阮齐林教授是李方晓在西南政法时的师兄,他回忆说:“方晓在学术上十分‘较真’,她经常会打来电话,跟我讨论有关共同犯罪、教唆犯等问题。”

     

        正因为方晓老师的课生动易懂,赢得了广大法硕考试考生的爱戴和好评,她在法硕辅导界享有盛誉,被学生誉为法硕“刑法辅导第一人”。方晓老师离开的消息渐渐被很多人知晓,在网上随便搜一下,就可以发现很多篇悼念老师的文章,散布在法硕论坛、考研论坛或是各大高校的贴吧。

     

        “要保持一颗敬畏的心,心怀正义,谦卑做人”

     

        听过方晓老师课的学生都听她说过这样的话:“政法大学的学生,不仅要学会做学问,而且要学会如何做人,面对生命,要保持一颗敬畏的心,心怀正义,谦卑做人。”

     

        作为师长,她不光讲授书本知识,还会时常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她总是在讲到相关刑法案例时,适时融入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她的学生张小睿清楚地记得,方晓老师曾经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法律人,要有自己的法律信仰,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能面对社会上的诱惑而迷失自己,不能做一些利益熏心的事情,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时刻提醒自己,扪心自问能否接受自己良心的拷问,能否真正做到公平正义和对自己灵魂的检验”。

     

        “方晓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法官“妈妈”尚秀云跟李方晓相识于2007年元旦,李方晓的很多学生先后在尚秀云所在的北京海淀法院实习,“他们工作上手很快,很快就能显示出优势,我很喜欢她的学生。”

     

        李方晓爱教育事业,爱她的每个学生,她称呼自己的学生是“亲学生”,更毫不避讳对学生的“偏爱”。她把他们看作“小鸡”,而自己则是“老母鸡”,用宽大温暖的翅膀呵护每一个学生。

     

        “做方晓老师的学生是最幸福的。在和老师的相处中,她百分之二十的时间是老师,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母亲。”学生吴沛山说。

     

        虽然李方晓门下的“亲学生”已逾十届,人数众多,但她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她经常把学生带到家里吃饭,担心学生总吃食堂“油水不够”。她经常说起哪个学生给自己发短信了,哪个学生干得还不错,哪个学生遇到了困难,总是因学生的喜而喜,因学生的忧而忧。平时说话做事干脆利落的她只有在说起自己的学生时,才让人感觉到妈妈般的絮叨。

     

        方晓老师对学生体贴入微。她接学生电话有个习惯,她会在接通后说等一下,然后马上回拨过来。她总说:“你们做学生的还没有收入,电话费能省就省,老师打给你……”

     

        在2011年08级研究生毕业聚餐时,方晓老师看着自己的学生就要奔赴到祖国各地工作,动情地说:“作为我的学生,我希望你们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有对社会的担当,学会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人,无论社会是个怎样的大染缸,我依然希望你们能保持自己的那颗追求公平、正义的心。我们师徒三年,是一种缘分,希望你们都能在新的环境里顺利、开心地生活,我会很想念你们的……”

     

        “教师是一份能给予人爱,又能收获爱的职业”

     

        方晓老师爱美,熟悉的人都知道。

     

        在学生赵松云的印象中,方晓老师每次都把自己装扮得体,从容自信地来上课。同学们在等待她出现的时候,心里面都有一种期待,甚至有同学还会猜测李老师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有时她一进来,大家会先为她的风采而鼓起掌来。

     

        李爱君教授是李方晓的好朋友,她还记得20年前在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散步时第一次遇见李方晓时,方晓老师身着藏蓝色肥裤子,白色衬衫,很是醒目,自己不禁多看了她几眼。

     

        “我喜欢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我会感觉很年轻,这不仅让我感到幸福,同样也是我对学生的尊重。”她从不掩饰自己的喜好。

     

        方晓老师是一个爱热闹的人,有她在的地方就有欢笑。

     

        她常常说,“教师是一份能给予人爱,又能收获爱的职业,”这让她常常感到很幸福。每次师门聚会,她都会开心地说,自己有很多的女儿、儿子,将来还会有许多女婿、儿媳妇,孙子孙女,大家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很热闹。

     

        她热爱生活,感恩于上天给予的一切。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和儿子是她最爱的人。她说过,最喜欢看着他们父子俩并肩而行,自己在后面静静地欣赏,那时候,幸福感和满足感就会涌上心头。

     

        方晓老师还是个“爱哭”的人,她从不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她曾经因为学生一句感恩的话泪流满面,也为那些苦难中的弱者流泪。但她总是把自己最美好、最坚强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乐观地面对生活。

     

        她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在她眼里,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在三尺讲台上、在与学生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中,而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

     

        “金子人生水晶心,鞠躬尽瘁留玉魂”,中国政法大学资深教授杨福盛前辈这样评价她。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在了解到方晓老师的生平后,提笔写下“厚德育人”和“方芳永晓”两幅字。

     

        仿佛,没有空调的拥挤教室里她还在坚持用干哑的嗓子授课;

     

        仿佛,夜深人静的晚上她还在书桌旁埋头备课;

     

        仿佛,政法大学的校园里她还和学生们在一起,那么年轻,那么有活力……

     

        她从来没有离开,只因三尺讲台永远是她最爱的舞台。博学、敬业、豁达、仁爱如她,留下的是永恒的人格魅力!

     

        人们都相信,在天堂里,依然会有她最爱的讲台……(本报记者 何 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