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

    人民的好卫士 群众的贴心人

    ——布达拉宫广场便民警务站工作侧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4日 07版)

        从广州来西藏旅游的75岁老人范应心在离开拉萨前,特意来到位于布达拉宫广场东侧的便民警务站和民警们合个影。老人说:“你们是我这辈子见到的最贴心的警察”。

        回到广州的范应心今年4月初又专门制作了一面书写着“人民的好卫士群众的贴心人”的锦旗托人送到便民警务站。在老人手书的感谢信中写道:“挂在墙上的‘便民’小牌子,真是‘民牌’‘名牌’!你们的五杯热水不仅滋润着一个七十五岁老人的喉,更温暖着我的心……”

        成立于2011年11月25日的布达拉宫广场便民警务站,是拉萨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为民服务的一个新举措。警务站成立以来,以“爱民、为民、便民、利民、安民”的宗旨,全面履行“治安巡控、接警处警、交通管理、受理求助、动态掌控、法制宣传、备勤处突”等职责,在维护防区稳定、保障安全、方便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新形势下警务工作的一种全新探索,在西藏人口流动量最大的布达拉宫广场开展警务工作并不容易,尤其是以“便民”为前提开展警务工作就更加不易。“便民”这简单的两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并且让群众满意,民警们所要付出的辛劳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想象。

        “来到拉萨必定要到布达拉宫广场,就像到了北京一定要去天安门广场一样。”警务站站长赵宏忠告诉记者,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既是西藏最响亮的名片,又是展示新西藏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前来旅游观光或转经朝拜,高峰时日均人流量达到4万人。

        面对如此复杂的警务环境,便民警务站最主要的任务是确保良好的公共秩序,并能及时、妥善、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实现“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目标。这既是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对每位民警最严峻的考验。

        在赵宏忠的带领下,便民警务站的67名民警们分成安检、巡逻、执勤、备勤等15个小组,对辖区约16万平方米的范围进行全天候、全覆盖不间断巡逻。通过“24小时不断人,24小时不眨眼”,切实提高了路面见警率,实现了发现率、盘查率、抓获率和管事率等指标的直线上升,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的持续平稳。

        有人粗略测算,布达拉宫广场便民警务站成立至今,67名民警每人每天巡逻最少要走30公里的路,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每个人所走的路程相当于从拉萨走到北京一个往返。

        记者近日走进位于布达拉宫广场东侧的警务站,这个只有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墙上挂满了锦旗,正在执勤的民警威严而不失和蔼,不时有市民或游客走进来咨询或问路。小小的房间里摆放着测压仪、氧气瓶、急救包以及微波炉、轮椅等物品,一些常用的如维修工具包、热水器、一次性纸杯等物品干脆就放在警务站大门两侧,方便群众使用。

        赵宏忠告诉记者,警务站成立以来,全体民警从群众面临的小需要、小困难、小问题入手,深入开展便民关怀服务,累计服务群众、游客达一万余人次,向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护送老幼病残等各类人员就医或回家等大小事情,更是数不胜数。

        这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温暖着千千万万的人们,来自全国各地的锦旗、感谢信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赵宏忠说:“警务工作的力量之源在群众,安定有序、和谐友爱的社会局面是民心所向,也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

        (新华社记者 文 涛 郭雅茹 新华社拉萨8月13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