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楼林立,书声琅琅,国内外教授学者、知名院士千里南下坐堂讲学,近2.5万名全日制大学生意气风发,一批批学子踏上建功立业的人生之路。悄然变迁的还有一家家生物制药、医疗器材、新能源汽车和航空制造企业在这里聚集,偏僻荒芜的草堂湾赫然转身为医药谷、航空城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有谁能想到,7年前,这里还是珠江入海口西岸一片人迹罕至的渔村,仅仅因为播下了一颗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种子,便生长出一片灿烂夺目的无限春光来。
7月18日上午,飞机起飞的一刹那,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院长王元良饱含热泪,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为之播撒了7年的那粒种子、那片春光。
7年来,王元良率领的创业团队勇敢地接受了南下创建一所“有特色应用型大学”的考验和挑战,坚实又漂亮地走出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3步好棋。
创业之初,依托吉林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和珠海经济特区政府的支持与市场潜力,他们闯过了投资者一度缺位、建校资金链中断、师资紧缺等一道道难关,实现了政府土地、名校资源与社会资本3种力量的完美结合。
作为新建独立学院的院长,王元良备感幸运,因为有了珠海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这样具有战略远见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加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迅速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规模扩张,成功创办了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42个本科专业,与国际名校广泛开展战略合作,走出了一片国际化人才培养新天地。
机翼下的珠海渐渐远去,而王元良心目中的“大学珠海”形象却愈发高大而丰满。从没有一所大学到10所不同办学体制、不同学科特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在这里巍然屹立、合作共赢,从没有一个在读大学生的小渔村到12万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的青春跃动,一个百万人口的特区城市如今每13个市民中就有一名是在校大学生,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1年的20.6%提升到2011年的52.29%,2012年珠海高考录取上线率达到92.54%,这是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在内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这里延伸、拓展与提升所创造的珠海奇迹、中国奇迹和世界奇迹。
(本报记者 杨连成)
(相关报道见4版《大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