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比赛中,陈若琳以出色发挥摘得金牌,这是她的第四枚奥运会金牌。从北京到伦敦,陈若琳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创下了全胜战绩,这也让她成为国家跳水队继伏明霞、郭晶晶和吴敏霞之后,第四位获得四枚奥运金牌的选手。
2006年,14岁的陈若琳入选国家队;两年后,她踏上了自己首个奥运征程。在北京奥运会上,陈若琳用稳定的发挥和飘逸的动作征服了评委,首次出征奥运会便完胜。而在伦敦,陈若琳已经是一名“老将”,和四年前相比,经验更加丰富的她在动作的处理上更加精确,又收获两枚金牌。而此时,她还不满20岁。与上面提到的三位师姐相比,她要年轻许多。
不过,她还有一项别人难以复制的纪录:在她所参加的奥运会四个项目中,她保持了不败。
在当地时间8月9日的女子十米跳台决赛中,从开始的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跳,陈若琳始终淡定自若。此前,和她一同出战的胡亚丹在预赛中出现失误,基本上失去了争夺奖牌的可能。夺金的任务完全压在了陈若琳身上。内心极其强大的陈若琳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第一个动作就获得了85.50的高分。第一跳的关口闯过了,后面的比赛就犹如行云流水,84.80、86.40、79.20,决赛最后一跳还没有开始,陈若琳就已经领先了对手30多分,只要陈若琳自己不出现失误,这块金牌便是囊中之物。而失误对于陈若琳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我也奇怪了,这次决赛的时候我竟然一点都不紧张,还不如其他的比赛呢,那个时候还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但这次,什么感觉都没有,我都不知道为什么。”
最终,陈若琳获得422.30分,以领先对手50多分的巨大优势,毫无悬念地拿下了这枚意义非凡的金牌。这枚金牌是中国军团在夏季奥运会上的第200枚金牌,同时也让陈若琳在19岁零241天的时候就完成了奥运会的双卫冕(个人和双人项目),开创了奥运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录。
“她在比赛中受过挑战吗?我看别人都是来争第二名的吧,陈若琳和她们不是同一个水准的选手,她在楼上,所有人都在楼下!”一旁忙着现场转播的BBC解说员拍着桌子大叫道。
穿着为200金特制的领奖服走过混采区的陈若琳大大咧咧地笑着,拿着一瓶饮料拼命地灌了一口,“赛前我就知道这可能是咱们的第200金,但这也没什么,可能是我运气好吧,一步一步都赶巧了。”陈若琳嘴里说得无所谓,但时不时用手摸摸自己领口那枚金灿灿的金牌。
四年前北京奥运会夺冠之后,16岁的陈若琳哭得不能自已;四年后伦敦奥运会,陈若琳面对镜头笑得比谁都灿烂。陈若琳用四年的汗水与坚持,迎来了这样的成熟蜕变。“改变自己,没什么不可能!”陈若琳自信满满地说。
而她的教练则向记者介绍了陈若琳夺冠背后的艰辛:跳台项目对选手的体重有极高的要求,女孩子随着身体的发育,很难在这个项目中保持良好的状态。以陈若琳为例,她现在的体重是46公斤,即便她只长1公斤,空中的动作规格和质量也会完全不同。为了保持体重,在过去四年的奥运备战周期中,陈若琳长期坚持吃素。即使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餐厅里的伙食再丰盛,陈若琳的饭碗里也经常只有白菜豆腐。
不仅如此,陈若琳晚上常常不吃饭,只喝一杯白水充饥。为了不让自己感到饥饿,她会早早地上床睡觉。在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陈若琳曾表示,自己至少有一两年的时间没吃饱过了,严格的自律帮助她在身体发育的“关卡”之际,保持住了体重。
(本报伦敦8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王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