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0日 星期五

    “浦东式”留人:不拼重金拼环境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0日 03版)

        创业者常常会面临一个普遍性的难题:扶持政策数量繁多,有国家层面的,省市区县层面的,还有开发区层面的,不少国际人才根本不知道哪个部门发布过什么政策,哪里可以查到,查到了也不知道如何申请。

        8月5日,浦东国际人才城网站(www.talentscity.com)上线公测。今后,有意来浦东“寻梦”的人才只需根据自己的身份角色,勾选行业和具体需求,就可以获得多维度政策查询、智能匹配等个性化服务。

        精心打造的网络创新服务,将成为浦东“筑巢引凤”的新平台,也是“浦东式”留人的一个缩影。与时下的“砸钱”式政策不同,浦东“不拼重金拼环境”,靠诚意,用服务,让人才“近悦远来”。

        中国青年报针对海归人才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83.4%的留学生表示,特殊政策并非是吸引他们回国的主因。吸引他们回国,更多的是改善人才综合环境的系统工程。

        浦东“二次创业”的关键在人才。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说:“要强化环境引力,突出以‘用’为本,使广大人才在浦东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截至2011年底,浦东的人才资源总量为98万人,占全市的1/5,其中,硕士及以上人员占11.1%,创业型境外人才3.5万人、归国留学人员1.3万人;前七批中央“千人计划”人才84人,占全市的1/4。

        8月7日,首届上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活动周上,浦东新区以“选择浦东,选择成功”为主题,发布了海外高层次人才重点政策,以及张江、陆家嘴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基地的政策信息。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胡佩艳说,经过20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在人才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浦东的优势就是“综合”——通过生活环境解决人才安居问题,通过市场环境解决人才流动和提升问题,通过政策环境解决人才创新创业问题,综合环境好了,人才就会纷至沓来。

        本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