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0日 星期五

    剧本摘登

    《平壤之约》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0日 15版)

        编者按

     

        中朝两国首部合拍影片《平壤之约》8月3日在全国院线上映。该片原名《阿里郎》,展现了中朝友谊。影片制作历时三年,这也是朝鲜数十年来首度与其他国家合拍电影。

     

        朝鲜音乐舞蹈大学,王晓楠、金银顺、金成民、中原和李慧英面对面坐着。

     

        李慧英一口流利的汉语:“这张照片是谁让你带来的?”

     

        王晓楠:“是我奶奶陈秀珍带给你的,我是她孙女晓楠。”

     

        李慧英流着泪:“六十多年了,天天盼啊。”

     

        整个场面静谧异常。

     

        李慧英:“真是双喜临门啊。昨天我见到了当年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的后人。他也想要这张照片。”

     

        王晓楠惊讶的表情。

     

        金成民:“李老师,您是不是还有一个名字叫李秀美?”

     

        李慧英:“是的。我的父亲和陈秀珍的父亲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战友,我和秀珍都出生在中国东北,从小就是好朋友。秀珍的父亲说我们就是亲姐妹,所以叫我秀美。回国后,我还是用了自己的名字。”

     

        金成民:“那这张照片是咋回事?”

     

        李慧英:“抗美援朝战争时,我和秀珍都是文艺兵,在一次慰问中朝战士演出时我们遇见了,一位中国摄影师给大家拍了一张合影。第二天,我和陈秀珍去找摄影师拿照片,他不在,我们就从那张合影上把我俩的部分偷偷撕下来拿走了。一人一半,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金成民:“怪不得,让我们找得好辛苦。”

     

        李慧英:“孙女,你是不是还有一件东西没有拿出来?”

     

        王晓楠激动地看着李慧英,慢慢地从包里拿出一把梳子:“是这个吗?”

     

        李慧英拿在手上看了又看:“秀珍妹妹,我又看到你了。”

     

        王晓楠:“李老师,我奶奶说,你也有一件东西会让我看的。”

     

        李慧英:“银顺,把你的手展开。”

     

        金银顺展开手,手指上的银戒指展现在大家面前。

     

        李慧英:“当时,我送给你奶奶一把梳子,你奶奶送给我一个银戒指。以后只要见到这个,就等于见到了人。”

     

        金银顺:“难怪李老师说这是一枚特殊的戒指,让我好好保管。”

     

        李慧英:“银顺姑娘是我最喜欢的学生,去年在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访朝代表团演出成功后,我把这枚戒指送给了她,让她永远记住我们这一代人的友谊。”

     

        朝鲜排练厅,灯光亮了。只有金银顺、李慧英、王晓楠三个人。

     

        王晓楠:“李老师,我奶奶说见到你后一定要让我跟着你跳一支你们当年跳的朝鲜舞。”

     

        李慧英:“好,我跳一支你奶奶最喜欢的《阿里郎》。”

     

        李慧英站在排练厅里,竟完全没有了苍老的形态,显得格外年轻。

     

        金银顺、王晓楠坐在地板上认真地看着李慧英。

     

        李慧英微笑,点头:“《阿里郎》是朝鲜民族的灵魂,也是舞蹈家的灵魂。”

     

        王晓楠、金银顺出神地看着李慧英。

     

        李慧英慢慢地开始了舞蹈动作,她跳得很缓慢,讲着:“舞蹈家的灵魂,是要明白自己为了什么跳舞……”

     

        在李慧英的带领下,王晓楠和金银顺情不自禁地跟在她后边,跳着同样的舞蹈。他们像是在用这种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对话。

     

        金银顺的画外音:“我,是为了我的心在跳舞。”

     

        王晓楠的画外音:“我,也是为了我的心在跳舞。”

     

        李慧英的画外音:“当你舞蹈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想到鲜花,没有想到掌声,而是想着你的灵魂,信任它,感激它,让它带领着你每一个动作……那么,你就是一个真正的舞者……”

     

        王晓楠回到北京,向奶奶陈秀珍教授交上自己的舞蹈艺术答卷。在舞台上,两束光打亮。整个剧场只有两个人,王晓楠和陈秀珍。阿里郎的乐曲响起,王晓楠开始了表演。她的舞姿不再是一味强调难度和技巧,她真正地把自己的身心都融入到了舞蹈之中。

     

        陈老师专注地看着她。王晓楠做完最后一个动作,乐曲声戛然而止。王晓楠站在舞台上,静静地看着台下。陈老师看着她,慢慢地露出微笑。

     

        陈老师缓缓而有力地鼓起掌来:“我的亲孙女,你会成功的。”

     

        王晓楠泪流满面。

     

        王晓楠画外音:“我感觉到,我不是一个人在舞蹈,有一种精神就在我心里,她告诉我每一个音符,引领我每一个动作……我知道,她就是舞蹈的灵魂。”

     

        故事简介

     

        中国青年舞蹈家王晓楠年纪轻轻就拥有高超的舞技,个性骄傲自负。然而,她在“民族舞蹈大赛”表演朝鲜舞蹈《铃铛》时,被总评审、奶奶陈秀珍教授亮了红灯,瞬间总分由第一名滑落至第十名。在王晓楠迷茫失意之际,奶奶安排她随中朝艺术交流团去平壤交流学习。途中,晓楠邂逅了中国青年摄影师高飞,他来朝鲜是为了寻找老照片里的人,帮曾在抗美援朝时期担任摄影师的爷爷完成遗愿。

     

        到平壤后,晓楠主动向朝鲜青年舞蹈家金银顺讨教,金银顺却因忙于团体操排练工作和照顾儿子中原而屡次爽约,两人之间产生了误会。为了让王晓楠学到朝鲜舞的精华,金银顺安排她到自己的家乡观看农村乡亲们表演的民间舞蹈,观摩由十万名演员表演的大型团体操《阿里郎》的一系列排练。晓楠逐渐感受到了金银顺冷静外表下赤诚的心,金银顺也理解了晓楠的热情善良,两人解开了心结。晓楠想要撮合翻译官金成民和金银顺,却在偶然间发现自己的奶奶陈秀珍和金银顺的老师李慧英竟然就是高飞爷爷当年所照相片中的一对小姐儿俩。在朝鲜经历的一切,让晓楠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终于明白了舞蹈不只需要高难度的技巧,更需要一颗热爱舞蹈、热爱生命的心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