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8日电(记者刘先琴、王斯敏)由光明日报社、全国党建研究会、河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新乡市先进群体现象研讨会”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李慎明,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傅思和,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宗义、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等各级领导及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就“新乡市先进群体现象”的形成、作用、意义等展开了深入研讨。
与会者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新乡市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以基层党组织书记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形成了独特的“先进群体现象”。新中国成立初期带领群众实现粮棉高产的史来贺和其子史世领,20世纪90年代“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党的十六大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层干部标兵张荣锁,“为农村争气、为农民争气、为妇女争气”的刘志华,“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耿瑞先,“干部创先争优、农民增收致富”的先进典型裴春亮、范海涛……他们来自基层,一心为民,忠实践行党的宗旨,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在先进典型群体激励下,新乡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保持先进性,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先进更先进、先进带后进、中间赶先进”的良好局面(见本报8月7日1版头条)。
与会者对“新乡先进群体”的精神与意义给予高度评价。他们指出,新乡先进群体成长之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全过程,这个群体的崇高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吸取了党在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是亿万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新经验的高度凝炼。虽然先进典型事迹不同,但精神内核是一致的: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弘扬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对于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会者认为,新乡市先进群体的形成并非孤立、偶然现象,而是来源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持续加强。新乡市长期以来注重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充分发挥党员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寻找到了农村基层干部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子,总结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模式。新乡先进典型的成功之路,为全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做好新乡先进群体现象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时代造就英雄,榜样引领时代。我们要共同唱响时代主旋律,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本报总编辑何东平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少将,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全国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戴焰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副巡视员赵湘江,北京市委党校原校务委员、党史党建研究室原主任姚桓,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党建研究处处长张士义等专家学者作大会发言。本报副总编辑方正辉主持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