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是一种通过物理学介质(空气或液体)传导的机械性脉冲震波,是压力急剧变化的产物。应用于医学的体外冲击波按其震波源的不同,一般分为传统的泌尿科震波碎石术采用的聚焦型(液电式、电磁式或压电式)冲击波,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放射状(非聚焦型气动式)冲击波。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体外冲击波在治疗运动损伤和骨骼、软组织疾病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目前,临床上通常以骨折发生后4个月未愈合,为骨折延迟愈合的诊断标准。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制定的骨不愈的诊断标准为:骨折经过治疗后9个月以上仍无愈合迹象,并且已经连续3个月没有任何愈合倾向,称为骨不愈。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仍然不能完全避免。骨折后,有5%至10%的患者会发生不愈合,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主要措施是手术固定植骨,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不能及时愈合,且手术的风险高,创伤大,并发症较多,大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体外冲击波在运动损伤和骨骼、软组织疾病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国内外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在治疗骨骼、肌肉系统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冲击波治疗骨不愈,主要是利用它的声学原理和空化效应。骨不愈是由于某些因素造成骨折愈合过程停止,冲击波可造成骨不愈两端微骨折、出血并形成血肿,即所谓的“二次损伤”现象。局部创伤和炎症反应可以激活骨不愈的愈合生物学状态,并刺激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尤其是骨不愈断端存在大量的纤维细胞,在受到体外冲击波的刺激后,可被激活为成纤维细胞,从而促进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