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与四年前相同的号码服,刘翔再一次在奥运110米栏赛道上失败了。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简单地留下一个退赛的背影,而是在奔跑中倒在第一个栏前,随后他单脚跳到了终点。
背负着太多期待,刘翔站到了赛场上。尽管事前已经释放出许多信号,比如脚伤复发,但人们更愿相信那是迷惑对手的烟雾弹;尽管国人在渐渐放下金牌情结,但看待刘翔时,却无不期待英雄再次凯旋。
然而伤病却不愿遂人愿。在运动员面前,那些强大的对手不是他们唯一的敌人,岁月和伤病的出现更显无情。突然爆发的跟腱断裂,使刘翔无法在跑道上飞驰,却不能阻止他亲吻自己热爱的栏架,一路跳向终点,追求奥林匹克精神的梦想。我们不会忘记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坦桑尼亚马拉松选手阿赫瓦里被撞倒受伤,包扎后他继续前行,用了四个小时,到达终点。当时,全场观众肃立鼓掌,而他说的话至今打动人心:“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平心而论,无数善良的人们会接受刘翔的失败,并为他送上祝福。在终点,匈牙利选手紧握刘翔右手,高举过头顶,英国选手与西班牙选手上前搀扶。在这一刻,金牌无妨,退不退赛更无妨。
事实上,与伤病博弈是大部分运动员运动生涯的总结,当再回眸体操名将滕海滨因伤憾别伦敦奥运,陆浩杰伦敦举重赛场因伤无法完成比赛,贝克汉姆足球世界杯上因伤下场,足球名将范巴斯滕因伤提前退役,一幕幕场景都心酸地记录着运动员与伤病下着一盘漫长而又艰辛的棋,这里有感动,也有无奈。
面对“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哪位运动员都不会轻言放弃,他们会撑到最后一刻。请为失败的英雄们送上掌声。让我们接受英雄落败而归,用善意的关怀来塑造世界的美好。
本报记者 侯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