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8日 星期三

    让优质资源惠及广大学生

    ——西安市深入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纪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8日 01版)
    西安市通过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积极回应群众对公平教育的期盼。图为走出中考考场的西安学生。CFP

        编者按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和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许多地方存在的普遍问题,由此导致的“择校热”、“奥数热”等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众多家长和学生,成为实现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民生、维护教育稳定的一道难题。西安市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试行大学区管理制半年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西安市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把教育真正当作一项基本的民生,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就一定能找到破解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家住南郊的杨女士说起对西安的感受,是“爱恨交加”和“喜忧参半”。

     

        陕西省西安市是众所周知的文化名城。即使现在,这里也是中国教育、科技和军事工业的重镇。大学生在校人数、工程技术人员数量、科技成果总量,都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西安人又不无尴尬。

     

        从大的方面讲,西安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科技、文化等资源优势之间存在不小的落差,被经济界称为“陕西现象”。从小的方面讲,像许多城市一样,西安同样存在各种各样“成长的烦恼”。

     

        杨女士以教育为例,向记者“盘点”了她的纠结: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她与丈夫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饱受折磨。

     

        杨女士的纠结,实质就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导致“择校热”、“择校难”、“择校贵”,以及由此衍生的“奥数热”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广大西安市民最为关心、意见最大、矛盾最为突出的问题。

     

        “教育乱象”犹如强大的冲击波,不但撞击着每一个西安市民的心扉,也使政府管理部门无法回避。

     

        从改善民生的高度改革教育

     

        “如果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那么,有那么多的老百姓对我们的教育现状不满,我们为什么不去纠正、不去改变、不去革新呢?”新任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的话里颇有几分锐气。

     

        李颖科介绍,西安市基础教育与职业高中在校生达130万人,但就读学校中办学质量较好、师资力量雄厚、在社会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很少。以中学为例,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强的学校只有6所,仅占全市364所普通中学的1.65%。

     

        李颖科坦言,近年来,西安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区域之间,特别是校际之间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仍然不均衡。

     

        在西安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市长董军明确指出,“要以加快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试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合理配置和优化全市教育资源”。

     

        “要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加快改革。”时任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的话掷地有声。

     

        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就此风生水起。

     

        “使弱校变强,让强校更优”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是指在区县域中小学中,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吸纳3至5所同类型、同层次的相对薄弱的成员学校,就近合理组建成为一个大学区。纳入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学校,可通过紧凑型、松散型或混合型等多种形式,实施捆绑式发展。

     

        大学区实施学区长负责制,学区长对学区实施统一管理,并对学区内的人事编制、资金使用和资源调配等有一定管理权限。而成员学校校长的法人代表地位、行政职级和工资待遇不变,接受学区长学校的管理指导,具体负责成员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在生源配置方面,大学区实施初级阶段,成员学校仍以区教育局划定的学区为生源地,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区教育局依据各校生源情况,优先在大学区内予以调配。而在大学区内成员学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后,学区长学校可对生源进行合理调配,以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另外,大学区成员学校还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教师校际交流,教师的考核评优、职称晋升等要参考在大学区交流的情况。

     

        大学区在学区长的带领下,要逐步制定符合学区实际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大学区教师工资待遇基本相同。

     

        李颖科说,这次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合作共生机制,强化学区长学校示范引领、输出办学理念、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等,以最终实现全市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高水平、高层次均衡,在减小校际差距的同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西安市副市长李婧说,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不是教育资源的简单平均化,不能以降低或牺牲优质学校的教育质量来达到均衡,更重要的在于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革,以此同步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增强西安基础教育的整体实力,从而“使弱校变强、让强校更优”,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即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

     

        据悉,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37个小学大学区和29个中学大学区,已有171所小学、112所中学纳入试点。按照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目标,到2015年,西安市学前教育市一级以上等级幼儿园数量将由现在占比10%上升到15%,70%的义务教育学校将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所有普通高中将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15%的普通高中将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

     

        成员学校师生普遍认可

     

        西安市78中学是一所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赵磊是该校一名高一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是他深知自己和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实行大学区管理制以来,名校名师频繁授课,用赵磊的话说“真是雪中送炭,受益匪浅”。

     

        大学区内非常注重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学区从4所学校选拔各学科业务精湛的教师,成立‘大学区名师工作室’,工作室还组建‘名师巡讲团’,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学科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名师还要承担校内、跨校带徒工作。在挖掘学区内师资潜力的同时,我们还计划从社会上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莲湖区小学第五学区学区长、远东一小校长马玲说。

     

        马玲告诉记者,学区内实行优质资源开放制度后,各成员学校都要上报学校硬件设施条件,优良的教学设备、专用教室、教学场馆要处于开放状态,由大学区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这项改革坚持均衡共享与壮大资源相结合,坚持整体提高与局部突破相结合,坚持形式统一与深度融合相结合,这种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和做法,得到了学区内成员学校的普遍认可,也有利于打消教职工的疑虑。现在,大家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西安市85中大学区学区长刘忠建说。

     

        改革效果将接受社会的评价和监督

     

        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今年,市财政已列支500万元用于大学区的改革补助。

     

        一组数字能说明西安市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以来的成效。截至目前,各试点学校共同开展教科研工作,已立项课题达461个,12964名教师参与了校际交流活动;各学区共组织公开课1155节,示范课371节,观摩课399节,座谈会270次,研讨会295场,报告会99场。各试点学校共享教育教学设施共计423项,惠及学生6.2万余人。

     

        西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学区实行“捆绑式”考核评估:大学区及学区长学校的考核由区县教育部门组织实施,以发展增量为核心指标,同时对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等进行综合考评;成员学校的考核细则和指标体系,参照学区长学校考核体系确定,由学区长学校实施。

     

        “我们对学区长和副学区长都实行双重考核,二者既要接受学区内成员学校的考核,也要接受区县教育部门考核小组的考核,前者作为后者的重要依据。另外,改革的效果还要以适当的方式接受社会的评价和监督,确保学区长学校和学区成员学校的‘软实力’和社会认可度得到增强和提高。”这位负责人说。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认为,西安市在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中,敢于抢占先机、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有效遏制了“择校热”、“奥数热”,很好地回应了群众对公平教育的强烈期盼。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