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5日 星期日

    彩裳绚烂山水牵

    ——美丽的壮族服饰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05日   11 版)
    吉祥图案绣品
    缀满银泡和银饰牌的童帽,表现了壮家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意。
    女子出嫁时必须穿上绣着桃花、石榴、佛手等花果纹样的绣花鞋,是壮家风俗。
    表达爱情的信物——绣球。歌里唱:五彩绣球鲜又鲜,千针万线妹手连;哥接绣球胸前挂,条条线把妹心牵。
    银饰牌、银响铃如腰间的铠甲
    银坠、银链、银项圈
    帐檐局部,绣品用色浓重,丝理疏朗

        于园媛/撰文

        壮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悠久灿烂的服饰文化。壮族服饰文化融合了汉、楚、蜀甚至海外文化的诸多因素,受到苗、瑶、彝等民族服饰的影响,经历了文身、草裙、单块布料披绕于身及贯头、斜襟、大襟等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黑色为主、在有限的空间中驰骋想象、精雕细刻的风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壮族服饰实际上是女性的艺术。服饰工艺可用染、织、绣、缝四个字来概括。壮族妇女盛装,多以黑色“亮布”为面料,用多种织绣技法装饰,最后配以银饰,典雅沉静与华丽绚烂相得益彰。

        “男花布缠头,女项饰银圈,衣缘以锦,花褶绣履”,服装饰以锦绣,是壮族穿着的一大特点。壮族刺绣以剪纸为底稿,图案多取自山野田头的花卉和南国的瓜果,以及水稻农耕生活中密切接触的飞禽走兽。颜色多以色彩深沉饱满的枣红、深蓝和黑色为底,绣面图案则用热烈明亮的朱红、大红、桃红、橘黄、粉绿、翠绿、浅蓝等闪亮的丝线织就,与背景形成强烈的对比。

        美丽的壮族服饰,与水稻农耕生活相适应,与壮族所处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相协调,是壮家自然美与心灵美的交响。

        图片选自《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

        (接力出版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