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

    民族地区发展加速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03日   03 版)

        6月7日至7月6日,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为北京增添了一份绚丽。一场场精彩演出,既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也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民族工作奋发有为的10年。党和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在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下,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党和国家采取措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吉林省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村支书李虎植是朝鲜族,身为“苹果大王”的他远近闻名。“我们村80%为朝鲜族。目前有100多户种植富硒苹果。”李虎植说,利用30万元兴边富民资金起家的孟岭村苹果基地建于2006年,目前村里种植苹果获得的收入非常可观。

     

        实施积极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任务——

     

        1999年,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

     

        2000年2月,兴边富民行动的大幕正式开启。

     

        2005年8月,《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正式发布。

     

        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民族地区的振兴。

     

        构建少数民族百姓幸福生活的基石

     

        几年前还住着矮小、简陋的石板房的彝族农民阿尔尔哈,如今已不再羡慕“城里人的房子”。红色的琉璃瓦、三色镶嵌的屋檐……阿尔尔哈的新家不仅充满民族风情,各种家具也一应俱全。得益于四川省实施的彝区“三房”改造和“彝家新寨”工程,63万彝族同胞欢天喜地搬进了干净、舒适的新房。

     

        “十一五”以来,136个边境县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解决了34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和172万人的用电问题,建设和改造寄宿制学校757所,满足了21万中小学生的寄宿要求。国家加大了对茅草房、杈杈房改造的支持力度,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此同时,随着中央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民族地区自身财力的逐步增强,民族地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地向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倾斜。

     

        “十一五”以来,民族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谱写共同繁荣发展新篇章

     

        在新疆昌吉市第九小学这个有着7个少数民族学生的校园里,每天课间操时间,都有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孩子跳着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的舞蹈。像昌吉市第九小学这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正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全州深入展开。

     

        实践证明,只有搞好民族团结,发展才有强大动力;只有加快发展,团结才有坚实基础。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展望又一个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随着国家和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的力度加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更足,积极性更高。

     

        “未来5年,我们要全力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共同迈入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国家民委主任杨晶说。

     

        (据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记者黄小希、吴晓颖、叶建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