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

    河北:觉醒与奋起,“赶考”经济强省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03日   11 版)
    2006-2011年河北省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情况(单位:万元)
    2006-2011年河北省科学技术财政支出情况(单位:万元)

    本版制图:韩业庭

        引子

     

        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革命圣地西柏坡。

     

        一组被称为“赶考”的雕塑引人注目,催人奋进。

     

        “赶考”二字,始终激励着河北人民艰苦奋斗,努力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十年心血,十年汗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7000万燕赵儿女捧出了一组令人欣喜的数字。

     

        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由6000亿元跃升到24000亿元,财政收入由544亿元提升到3000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600元增长到18000元……翻开河北省统计局的统计年鉴,三条昂扬向上的数据曲线,勾画出十年来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发展轨迹。

     

        笔透豪情,墨蕴壮志。河北呈现于世人面前的这份答卷,可谓十年磨砺出的一曲壮美乐章。

     

        建设强省:一脉相承的发展战略

     

        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忽略了过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北的发展令人瞩目。改革开放后二十余年的积淀,进入新世纪后的跨越式发展,使河北经济建设跃上了一个大台阶。面对新的历史起点,河北能否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优势,开创新业绩?河北应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和前进道路?

     

        2003年3月下旬的一天,唐海县林雀堡——通往尚在大海环拥中的曹妃甸公路的零公里处。大红的开工典礼横幅背后,蔚蓝色的大海波涛汹涌。随着曹妃甸通岛公路工程的开工,一个小沙岛乃至一个百年城市、一个京畿大省的历史被改写。

     

        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首次成为燕赵儿女的奋斗目标。河北,第一次表明了比肩全国先进省份的壮志雄心。

     

        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超过240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1.7倍和2.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263元和5958元,是2005年的1.8倍和1.7倍。河北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物质技术基础更加雄厚。

     

        很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百家央企走进河北,河北再度面临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站到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北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内,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时代的问号,期待着回答。7000万燕赵儿女的目光注视着领导河北奋发前进的中共河北省委。

     

        深入调研走访干部群众700余人次、搜集整理相关资料600多万字、20个专题征集意见和建议、7000余条1000多万字6000多人参与的征集。如此千锤百炼的过程,最终寻求出河北的发展路径——经济强省、和谐河北。

     

        2011年11月召开的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张庆黎向全省干部群众发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号召。

     

        数据表明,2012年上半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22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高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32元,增长12.4%,高于计划增速3.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09元,增长17%。

     

        重视质量:经济发展的河北特点

     

        2012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一。一大早,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来到保定市易县西山北乡石家统村,向父老乡亲们拜年。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书记张庆黎、省长张庆伟等省领导又直奔唐山,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加快推进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问题。

     

        省委主要领导短短几天内的两次出行,昭示着河北省委的决心: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攻坚硬仗。

     

        河北环绕京津,地处沿渤海核心地带,具有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的独特优势。但实现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燕山—太行山区、张承坝上地区、黑龙港流域干旱盐碱区和环首都贫困县,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事业滞后,已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1年,河北省提出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实现扶贫对象的“两不三有”,即不愁吃、不愁穿,有学上、有医疗、有房住。今年初,全省组织15000名干部到5000个自然条件比较差、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老百姓生活相对还不富裕的村子,着力解决一些制约基层发展的瓶颈问题,让老百姓尽快富裕起来。

     

        “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既要使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高地和龙头,又要着力带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这样的强省,才是真正的强省;这样的发展战略,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彦坤说。

     

        全省举力下,龙头在飞速壮大。昔日人烟稀少、不毛之地、苦海无边的曹妃甸及沧州沿海一带,随着日新月异的建设与发展,沉睡的海岸线焕发出勃勃生机,变成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热土。

     

        经过多年开发建设,曹妃甸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6亿元,开工建设企业97家,一个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绿色港口功能完善、绿色产业竞相发展、绿色城市快速崛起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初具雏形。

     

        自2007年2月设立以来,渤海新区交出一张不俗的“成绩单”:2011年完成生产总值412亿元,是2006年的5倍;全部财政收入70.6亿元,是2006年的7倍。

     

        突出和谐:社会进步的燕赵风范

     

        感人的画面定格在今年6月4日早上8点,在冲向人流和煤气管道的失控大货车面前,他挺身而出奔向驾驶室,先后3次拼死控车,在短短20秒的一瞬间,他用18岁的青春去阻挡装有10来吨钢管的大货车,完成了对“最美农民工”的最好诠释。

     

        王俊旺的名字,瞬间传遍神州大地,感动了无数人的心灵。而他,只是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最美女医生”余文丽等燕赵优秀儿女们的一个代表。

     

        优秀燕赵儿女的大量存在,构成了和谐河北的重要基石。

     

        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第一次把构建和谐河北作为党代会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八次党代会则明确提出,“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

     

        和谐河北,道德是基础。2012年以来,河北推出“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活动开展近半年以来,全省已形成了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善曲高奏的生动局面,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环境建设必须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两手抓。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创造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就是抓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如今,“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风清气正、开放文明,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美好环境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和谐河北,文化不可少。河北明确提出了文化资源大省走向文化强省的口号,致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品牌文化活动。2012年,省级一般预算安排文化建设资金就比上年增长24%,超过经常性收入增幅8.2个百分点。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列车正朝着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高歌猛进。

     

        和谐河北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民生财政”的有力保障下,目前全省社保体系逐步完善,各项社保待遇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解决资金、土地等难题,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按质按量按时交付,2011年全省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10.5%。全省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快0.5个百分点,2011年达到45.5%。

     

        本报记者 耿建扩

     

        结语

     

        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结束后,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指出:“经济强省是和谐河北的基础,和谐河北是经济强省的保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体现着规律性和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标志着一个大省的觉醒与奋起,开启了河北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回眸十年,卓尔不凡。然而,“觉醒与奋起”,是“赶考”试卷上的最终答案吗?

     

        我们永远走在“赶考”的路上!这是7000万燕赵儿女的一致选择。

     

        号角吹响,看燕赵大地,豪情满怀;望渤海之滨,尽是征帆。

     

        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结束后,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指出:“经济强省是和谐河北的基础,和谐河北是经济强省的保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体现着规律性和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标志着一个大省的觉醒与奋起,开启了河北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回眸十年,卓尔不凡。然而,“觉醒与奋起”,是“赶考”试卷上的最终答案吗?

     

        我们永远走在“赶考”的路上!这是7000万燕赵儿女的一致选择。

     

        号角吹响,看燕赵大地,豪情满怀;望渤海之滨,尽是征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