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3天过后,暴虐的洪水终于离境,受灾群众正陆续重返家园。这场3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造成巴南区5.7万居民受灾,倒塌、受损房屋347栋。幸运的是,全区各级干部早部署、早决策,第一时间赶赴一线转移安置群众,实现了“零伤亡”,灾后也没有出现疫情。
7月23日凌晨5点,我的手机骤然响起。长江上游岷江、沱江流域大范围普降暴雨,导致重庆境内多条江河流域水位陡涨,情况十分危急。区委、区政府立即按应急预案启动抗洪I级红色预警,现场组织抢险。
上午10点的下河码头公路上已经涌上浑黄的洪水,临江一层的商铺几乎全部没入水中。
24日上午7点,洪峰超过预计高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93.6米。我赶到重灾区,放眼望去,洪流滚滚。老剧院附近一栋二层楼高的民宅,一楼已经全部被洪水淹没,但楼上的十几位居民还没有意识到危险,未及时撤离。我穿上救生衣,拿着扩音器,和救援人员坐上冲锋舟去挨家挨户劝他们撤离。在新农街、滨江路大桥一带,我们一幢楼一幢楼仔细检查,大声呼喊,查看楼内有无受灾群众,劝告尚未撤离的群众尽快前往安全地带。
在新农街,我们听到了断断续续的呼救声,立即顶着激流将冲锋舟靠过去。刚进入街口,就看到3名群众被困在58号二单元二楼楼道,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停地咳嗽,小朋友的外婆十分焦急。孩子!我跳进浑浊的水中,摸索着冲入楼道,抱起小孩子返回冲锋舟。将遇险群众送到安全地带后,我们转身准备返回冲锋舟。这时,获救的老人突然抓住我的手,不停地流泪。此刻,我体验到了干群间最温馨的情感。
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洪峰消退后,满目疮痍,灾后重建成为当务之急。两天的时间里,全区共清除淤泥80万吨,抽出积水6万立方米,消毒房屋200多栋。被淹的滨江路恢复通车,全城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而全区近千名机关干部,已经连续几天几夜没有洗过澡,基本上没有睡过觉,衣服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26日上午,我回家换了一身衣服,又赶快返回受灾镇街,为受灾群众送去电饭锅、席子、被子、油、米等生活必需品。一个居民哭着说,他家刚装修完的房子,现已被淹得一无所有。我安慰着他,心里很不好受,也更加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
(本报记者张国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