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2日 星期四

    天津:充满魅力 洋溢幸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2日 10版)
    幸福满心间,擂鼓向苍天。 刘嘉摄
    老字号云集的古文化街。
    一对父女的幸福之吻。

        2008年,十个“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出,天津成功当选。这是天津多年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1100多万天津人民和全国人民对天津城市形象的认可。

     

        “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殊荣缘何花落津城?那次评选活动为期3个月,参加的天津市民达63.99万人。他们说:我们见证了天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为此而自豪!

     

        今年9月,举世关注的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即将在天津召开,这已是该论坛第3次选择天津。正如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所说:“夏季达沃斯论坛是新领军者年会,我们选择新领军城市,天津就是这样的城市。”

     

        经济实力越来越强

     

        2011年天津市工业总量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14万亿元。回望过去,天津工业总量突破1万亿元用了52年时间,从1万亿元跨越到2万亿元只用了4年。尤其是最近两年,天津工业仅净增产值就达8500亿元,相当于2006年全年的总产值……

     

        “以前听说天津的产业基础就是一碗面(康师傅方便面)、一瓶酒(王朝酒)、一只机(摩托罗拉手机)、一辆车(夏利汽车)。现在可不得了——‘机’是空客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是‘天河一号’计算机;‘车’是丰田汽车、长城汽车还有电动汽车……”山东客商高先生5年前曾来天津考察洽谈项目,如今再来,全新的“天津制造”让他惊讶不已。

     

        瞄准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建设,在“大”字和“好”字上做文章,是天津近年来的不懈追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说:“天津要实现国家的定位要求,必须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构筑起科技发展的战略优势,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2007年以来,天津组织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1280项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总投资达2.27万亿元。“十一五”期间,还关停并转了1000多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坐落于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的天津金耀生物工业园,是天津首批20项重点工业项目之一。“2011年,从这个生物工业园生产出的皮质激素类原料药产量、销量居亚洲第一;氨基酸原料药产量、销量居国内第一,我们已成为美国辉瑞、施贵宝、雅莱和德国先灵、法国赛诺菲等大型跨国公司的第一供应商。可以自豪地说,这个生物工业园已成为世界皮质激素的生产中心了。”金耀集团董事长卢彦昌告诉记者。

     

        短短几年,天津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形成规模。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8大优势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75%提高到92%。在“十一五”工业总量净增1万亿元情况下,能耗反降37.5%,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4%,居全国之首。

     

        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心按照“经济实力强”和“发展速度快”两个标准选择了33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天津在排行榜中居中国内地第二位。

     

        城市天际线越来越美

     

        海河北岸,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内人头攒动。从规划馆二楼俯视,相当于从5000米高空俯瞰未来的津城。在这里,人们可以切身地感受到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过去,外地人调侃天津:“坐车来到和平区,还以为刚到郊区呢!”天津人听了也只能苦涩地咧咧嘴。如今来了外地朋友,他们会热情地带你赏玩津城美景:文化中心、会展中心、五大道风情区……当然,海河是必游之处。如今,海河夜景已成为天津人引以为自豪的一张名片:夜幕降临,登上天津古文化街附近的金汤桥倚栏远望,仲夏的海河两岸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别具韵味的“洋楼”色彩斑斓,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被五光十色的灯光勾勒得轮廓分明,水、岸、桥、绿在灯光装扮下交相辉映……耳边不时传来对璀璨夜景的赞美声、按动相机的快门声。

     

        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增强了城市载体和服务功能。津湾广场、梅江国际会展中心、金融城一期、大悦城、水游城、佛罗伦萨小镇、红星国际广场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建成开业,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明显提升。

     

        漫步天津,随处可见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异域风情浓郁的街区;226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如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津沽大地上。

     

        从一片盐碱荒滩上拔地而起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生动实践着生态宜居的现代城市样板。

     

        “奋战300天,打造新天津”——这项声势浩大、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重点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迄今已连续4年。通过综合整治,目前天津950个社区旧貌换新颜,十多个脏乱差的占道市场变身为特色商业街和旅游新景点。新建、改造的1.5亿平方米绿地等则成为了没有围墙的城市“氧吧”。大城区变美、小社区变靓的综合整修,赢得了市民高达99.5%的满意度。

     

        如今的天津充分显露出“大气洋气、清新靓丽、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风格。

     

        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幸福感的提升,还来源于天津老百姓的生活感受:腰包鼓了、生活好了、底气足了。

     

        今年年初,天津通过媒体征集市民对“民心工程”的建议,南开大学退休教师马玉珍建议“希望买到更多的放心食品”。这个建议变成了今年天津“20项民心工程”的第5项——“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实施‘放心馒头’、‘放心猪肉’、‘放心奶’和‘放心菜基地’等食品安全工程”。

     

        今年是天津实施“20项民心工程”的第6个年头。天津在规划“民生清单”时,特别注意听取和征集市民的建议,再确定下一年的“民生清单”,确保民生建设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在去年底开展的“我为民心工程提建议”活动中,天津市政府共收到意见建议6200余条,经讨论确定的2012年的“20项民心工程”,涉及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加强公共服务、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加强环境治理等四个方面,每项都是广泛听取意见后的决策,充分体现了群众的期待,切实反映了百姓的心声。

     

        “改善住房条件”是群众呼声最高的问题,天津市就一直在“保障房建设”上不遗余力:截至2011年底,天津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4005万平方米、57.37万套,占全市住宅建设量的30%以上;发放租房补贴8.5万户;向45万户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占全市城镇家庭的21%。

     

        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凡是百姓关注的,就是天津市委、市政府要着力解决的。据天津市财政局局长杨福刚介绍,去年天津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达2068亿元,占总支出的76.2%,比2006年提高9.5个百分点。一张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本报记者 陈建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