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世界奇观 中国讲述

    ——记央视“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特别直播行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1日 13版)
    央视前方报道组在工作中。资料照片

        7月1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开始对“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进行直播,把发生在东非广袤大地的自然奇观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天国之渡”、“第七大自然奇迹”、“史诗般的旅程”……人们对于大自然的这场伟大“演出”有过太多的感慨。每年7月底,随着旱季的来临,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食草野生动物就会集结,组成一支迁徙大军,从非洲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向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进发,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这是一段3000公里的漫长旅程,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猎豹埋伏的草原,还要跨越布满鳄鱼、河马的马拉河,有大批的角马将在路上毙命,也将有大批小角马在途中诞生。

     

        对于这般世界性的自然奇观,从未有过电视直播的即时报道。这次,中国电视人勇敢地迈出了探索的步伐,以中国人的视角向世界呈现。

     

        数据显示,从节目开播到7月28日,系列报道均值收视率为0.37%,较今年累计同时段提升幅度达42%。

     

        于是,问题不断地泛起:为什么中国媒体人要跑到非洲制作这样的节目?他们到底试图亮出怎样的态度和理念?他们最终递上的“答卷”成绩如何?

     

        保护生态的责任,媒体要扛起来

     

        “水到渠成。”对于这次直播报道的最终成功实施,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李毅认为有其必然性。

     

        今年的1月11日,央视非洲分台正式成立。这是央视的第一个海外分台,实现了新闻节目的本地编采制播一体化。“一下子觉得与非洲没有距离感了。”全程参与分台建设过程的李毅说。

     

        与此同时,央视给今年的工作定下基调,要求努力开创国际一流媒体建设新局面,打造引领时代潮流新阵地。同时特别强调要有全球视野,加大创新力度,打造重点品牌。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重申在经费和资源上给予充分的保障。

     

        “这等于说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关键是拿出优秀的节目设计。”李毅和同事们开始启动“头脑风暴”,最终把目光聚焦到了东非这片宽广的大草原上。

     

        这是一着险棋。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时间可能发生在七月底八月初,而今年这个时间段的电视荧屏,基本上是奥运“一统天下”。更为关键的是,野生动物大迁徙的具体时间存在着太大的不确定性,无法确保拍摄到那神奇的“一渡”。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一到前方,他们首先体验到的是不可想象的艰辛。

     

        央视记者刘晨回忆,有一回,一辆车在直播过程中突然爆胎,工作人员正要下车排除故障,就被车上持枪担任护卫的“游骑兵”一把拽住。“低头一看,就在离车辆一两米的草丛里,一只成年雄狮正匍匐在地上,紧盯着眼前的‘中国客人’。”刘晨的描述充满了紧张感。

     

        然而,他们认为历经艰辛也是值得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过程,是属于人类共同的自然现象,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我们有能力呈现时,就应该担当起向世人传播的义务,向世界亮出自己的态度。

     

        “主动在场”的姿态

     

        “打开电视看世界。”

     

        “行动才有力量。”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对这次直播行动的评价。

     

        他认为,“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报道是国家实力增长与电视传播能力相匹配的实现,显示出了一个国际性媒体的气度。

     

        正是由于这样的气度,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道新对中国媒体的传播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以往关于这样的题材内容,我们要么是直接从国外媒体那里获取,要么就是对海外媒体资源进行‘来料加工’。这一次,我们的媒体直接寻找到‘原料’了。”在李道新看来,这是了不起的突破。之前,中国媒体甚至文化传播习惯性喊出的口号是“走向世界”,这一回,已经跨越到“我在这里”的层次,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角度向所有人提供视听素材,而且是“主动出击”,留给世界一个“主动在场”的姿态。

     

        这样的姿态,赢得了肯尼亚总理奥廷加的赞许。他说:“央视此次直播非常好,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就像是在他们的家里给他们一个前排专座来观看动物一样。”

     

        而周星认为,电视媒体以这样的姿态应对新形势下媒体环境的变迁是一项积极的举措。

     

        他分析道,当前,媒介的多元化已经让传统媒体遭遇冲击,新媒体的迅捷和资讯的多样化、电视剧的网络抢夺和“微电影”的无处不在,都是电视必须尴尬应对的难题。但集聚资金和技术实力,进行这般跨越国界的大型活动直播报道,让大规模的受众同步享受自然奇观,在当下的中国媒体生态体系中,央视具有特定的优势。

     

        “此时此刻”、“身临其境”,李毅认为,这是直播行动的魅力所在。

     

        人文关怀流淌在每幅画面里

     

        拥有了“原料”,如何进行有效处理,科学“加工”,考验着这群媒体人的智慧。

     

        他们找到了一个支点,那就是以人性的眼光来看待东非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精灵。在初期的直播报道中,央视记者徐平向这些大草原上的“主人”们表达着内心的歉意,认为自己的到来是一次打扰。她已经把这里的野生动物看成亲密的“伙伴”,并期待他们给个机会,甚至急切地鼓动他们赶紧跑出来抢镜,展示各自的风姿。

     

        李道新认为,这次直播报道,充分显示出了媒体良好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在7月28日的直播报道,“精彩一渡”神奇亮相,一匹小角马和一匹老角马分别成了两只鳄鱼的猎物。场面悲壮,生死一瞬间。对于这些,镜头进行了充分的展示,但前方的现场解说始终在阐述一个理念:虽然惨烈,但这符合自然规律,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然,鳄鱼捕到的角马一般都是老弱病残,有利于角马改善基因。

     

        “没有过度的煽情、渲染和发挥,对情感的导向把握得很到位,保持着客观的态度。”李道新说。

     

        也就是在这场直播中,一匹幼年的小角马被鳄鱼咬住,在水里奋力自救。它的长辈,在岸上来回徘徊,显得无助而绝望。而另一匹老角马在鳄鱼的嘴下垂死挣扎,竟然闯进了河马的“地盘”,遭到河马的奋起一击。对于这两个场景,李道新印象深刻,“这就是自然传奇,毫无雕琢。”

     

        他认为,这样的瞬间呈现出来了,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媒体人发现了,并且理解了,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解读,实属难得。

     

        于是,更多的人通过动物的大迁徙看到了人的存在,融入了关于人的思考。

     

        比如,直播主持人文静感触最深的画面是一只斑马被袭击之后逃离狮口,重新回到自己的队伍行列,同伴们纷纷跑来表示安慰,“很感动,生死相依的同伴”。

     

        “既让我们看到了惊心动魄的大自然,也能令人明白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最终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周星期待这次直播始终散发出来的理念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且在实践中付诸行动。本报记者 王国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