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爱的“正能量”

    ——企业家余竹云的公益实践与价值叩问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1日 14版)
    余竹云为农民工子女捐赠助学金
    为西南旱灾捐款
    看望孤残老人
    为服刑人员子女送去助学金
    陈连升和“自己”合影

    王斯敏摄
    受感动捐钱的搬运工
    在余竹云的捐助和组织下,68个农民工家庭开心地享受了“免费世博游”

        七月,暑热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合肥市。站在中环城即将交房的最后几幢楼前,余竹云昂头望向高处正紧张劳作的几位农民工。

     

        “余总,来啦!”一位中年工人路过,热络地打着招呼。余竹云笑呵呵地点头:“累了吧!好好歇着,过两天咱晚上还放电影啊!”

     

        记者看看手里的计划书——发防暑品、放电影、上夜校、文艺演出……很难想象,这是一份专门为农民工安排的消夏“大礼包”。

     

        余竹云总是这么“独出心裁”。

     

        这位39岁的安徽中环投资集团董事长,常被同行以“另类”视之——创业不过十年,企业规模中等,却十年如一日热衷公益,前后撒出了2300多万元血汗钱;捐钱不算,还把“好事”当事业做:关爱农民工、捐助服刑人员子女、组建志愿服务队……甚至还拿出自己的地产项目——中环城中央偌大一块黄金地块,修起了分文不赚的公共艺术馆。

     

        捧出爱心,收获荣誉——2011年、2012年,他两度应邀参加亚洲博鳌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和姚明等名人一起纵论责任与担当;2011年10月,入选“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

     

        “富人”、“好人”,听起来两全其美,却成了他难解的心结。

     

        “我一个人,力量太小。怎么才能让掌握大量物质财富的‘富人’都变成精神同样富有的‘好人’?当‘富人’真心做善事的时候,全社会能否抛开‘道德成见’,给他们一份信任和尊重?”他思考着。

     

        “企业要做社会矛盾的缓冲器,绝不做激化矛盾的导火索。”他常这样说。做让社会尊重的企业,做释放“正能量”的人,这是他越来越坚定的价值追求。

     

        细处着手,捍卫“兄弟”的尊严  

    “老板真把我们当兄弟!”——农民工杨华金  

    “哪座城市不是农民工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得把欠他们的尊重还给他们。”——余竹云

     

        吃过晚饭,换下工装,陈连升习惯性地溜达到了中环艺术馆南侧的草地上,坐下来,惬意地抽根烟。

     

        对面,20尊真人大小的墨绿色雕像或坐或站,像一小片挺拔的树林。陈连升正前方那尊背着双臂直视前方的雕像,就是他“自己”。2010年8月,余竹云以陈连升等20位农民工为原型,邀请名家创作了这组国内最大的农民工群雕。

     

        “这比啥纪念都好哩!”陈连升呵呵笑着,“俺媳妇专门来看过呢,她说了,只知道名人有雕像,你也有了!以后这工程结束了,不管咱人在哪儿,都要带着孩子每年来这儿看看。”

     

        激发余竹云这个创意的,是一次不经意的对话。

     

        2010年盛夏,他在工地慰问农民工。

     

        “工资怎么样啊,还满意吗?”他问一位年轻的工人。

     

        “一年能挣3万多块哩!满意啊。要在农村种田,一年只有几千块,”年轻人高兴地说。旋即,他却眼神一暗:“可为啥我总觉得低人一等呢……将来我们走了,谁会记住我们的汗水?”

     

        余竹云心里一酸。他想起了那些令他难过的见闻:地铁上,农民工们不敢坐座位,疲累地蹲在门口;马路上,农民工在人群中穿过,总会招来几声喝斥……出身贫寒农家、一路艰辛打拼的他,特别理解这些工人的不易。“哪座城市不是农民工一砖一瓦建起来的?他们为我们修楼,我来为他们造像!得把欠他们的尊重还给他们。”不久,这组雕塑诞生了。

     

        让农民工杨华金记住“余总”这个“好老板”的,则是那一间间装了空调的宿舍。

     

        “我干建筑30多年了,哪见过工地上装空调的?家里都没有呢!老板真把我们当兄弟。”杨华金念叨着。

     

        那是2009年11月的一天。正在上海出差的余竹云给本部打来电话:“上海下雪了,合肥冷不冷?”得知合肥气温骤降,他果断下令:装空调!所有农民工宿舍一间一台!

     

        一片反对声:工地上是工业用电,电费太高,划不来;农民工不会用空调,弄坏了不好办;干脆,每人多发几床棉被,省钱省力……但余竹云不动摇。一星期后,耗资上百万元购买的400台空调安装到位,3000多位民工高兴得手舞足蹈,纷纷打电话给家里报喜。

     

        “他们体会到了尊重和关怀。”余竹云说,“小小一台空调,暖身,更暖心。”

     

        在陈连升记忆里,余竹云对他们的关怀常年不断。只说2010年:六一,为农民工子弟学校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英语学习宝典”;七月,为长夜难眠的农民工在工地上放电影大片;八月,送来矿泉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九月,组织全市68个优秀农民工家庭免费游世博;十月,请来健康专家进工地讲医学知识;十一月,组织免费体检;岁末年初,请名家为农民工写春联……

     

        “一到中环,感觉特别好。以后就扎根这儿,不走了!”26岁的安全员董陈也爱上了中环。吸引他的,是余竹云专门为农民工成立的团组织、开辟的图书室,还有定期授课的工地普法学校。

     

        和余竹云合作的施工单位都知道,在这位老总面前,拖欠农民工工资?免谈。“招标时,我就跟所有包工头定了规矩:你如果不善待农民工、欠发他们的工资,就永远不要想再从我这里拿到一个工程。而且,欠多少,我就从你的工程款里扣多少,替你补给他们。”在他的“铁令”下,中环集团的工程从未发生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

     

        工人们对余竹云充满感激。2009年春节,集团宴请留守农民工和职工们一起开年会、吃年饭。酒过三巡,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腼腆地走到余竹云面前,送给他一幅礼物:他们亲手剪的剪纸“招财进宝”。余竹云至今珍藏着,他说,这是兄弟们的一片心。

     

        从“心”出发,让阳光照进“特殊地带”  “收到助学金啦……爸爸,我知道您还爱我们。”——服刑人员子女  “他们得到的已经不只是钱,而是爱的纽带,希望的符号。”——余竹云

     

        从“心”出发,让阳光照进“特殊地带”  

     

        “收到助学金啦……爸爸,我知道您还爱我们。”——服刑人员子女  

     

        “他们得到的已经不只是钱,而是爱的纽带,希望的符号。”——余竹云

     

        “暖暖的阳光穿透高墙洒在我身上,浓浓恩情融化我心里冰霜。每双热情的目光,赐予我无限温暖,为我插上新生的翅膀……”

     

        7月2日,一封署名“安徽蜀山监狱朝阳乐队”的来信从团省委转到了余竹云手上。几位服刑人员创作了歌曲《感受阳光》,表达对“阳光救助助学基金”的感恩之情。

     

        此时,余竹云刚从基金救助对象曹大姐家走访回来。看到三个孩子学习进展顺利,而他们的父亲则因为有了动力两次获得减刑,余竹云开心不已。

     

        “阳光救助助学基金”,即“中环竹云助学基金”。这是全国第一个专项救助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希望工程救助基金,五年前,由余竹云出资52万元设立。家庭困难的服刑人员可以提出申请,凭自己在狱中的良好表现为未成年子女争取助学款。

     

        怎么会关注这个人群?无数人问过余竹云。“我有个战友,后来做了监狱管教员。他曾感慨:别看犯人脾气暴躁得不得了,经常打架,可只要家里人来看他们,再蛮的大男人都温顺得绵羊一样,痛哭流涕。我听了,心里一动:既然家人、子女是服刑人员最大的牵挂,能不能利用这种感情促进他们改造呢?更何况,他们的子女缺了健全的家教,更容易走上弯路,应该扶一把。”余竹云说。

     

        “文明国之刑,不在惩恶,而在劝善。”余竹云深信这一点。于是,他开始联系团省委、省监狱管理局。

     

        一拍即合。2007年,首批基金开始申请,在高墙内激起了强烈反响。

     

        “收到助学金啦!这是您用自己的进步换来的。爸爸,我不怪您了,快回来吧,我知道您还爱我们……”捧着大女儿的来信,被判死缓的重刑犯许某泣不成声。许某刚入狱时十分消沉,妻子也准备抛下孩子一走了之。干警把助学基金的事情告诉了他,鼓励他振作起来,为孩子们做点事情。他听了很受鼓舞,提出申请,积极改造,如愿获得了批准。而妻子和孩子也感觉到他心里还有家人,决心等他减刑出狱。

     

        淮南市服刑人员姚某的女儿考上了大学,正为学费发愁,3000元“阳光救助”助学金便送到了她手里。女儿含泪订做了写有“无私援助,情深似海”的锦旗,想送给“好心的余叔叔”。

     

        宿州监狱被救助的74名服刑人员自发地向全监服刑人员发出倡议,决心严格遵纪守法,真诚认罪悔罪,报答党和政府的关爱,报答社会各界的关怀,报答亲人的期盼……

     

        “他们得到的已经不只是钱,而是爱的纽带、希望的符号,既帮服刑人员树起信心,也解决了他们子女的困难,”余竹云很欣慰。

     

        身为安徽省青联副主席的他,不但身体力行,更积极倡导。在他的感召下,陆续有一百多位企业家投身“阳光关爱”。现在,基金总额已达200多万元,1000余名服刑人员受到了帮扶。他还把自己长江商学院的同学带到了爱心行列里。2012年4月18日,4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走进白湖监狱,为服刑人员子女送去了20万元救助款。

     

        “公益也能助推社会管理,最终目的不是一时的帮扶,而是建立一种机制,去激发受助者的内在动力,让每个阶层的人都能看到阳光,拥有安全感。”余竹云说。

     

        引领“微公益”,缔造“爱心使团”  “中环爱心大使,光荣。我一定坚持下去,用点点滴滴践行微公益!”——中环员工边骏  “公益慈善跟贫富无关,普通人都可以干。”——余竹云

     

        引领“微公益”,缔造“爱心使团”  

     

        “中环爱心大使,光荣。我一定坚持下去,用点点滴滴践行微公益!”——中环员工边骏  

     

        “公益慈善跟贫富无关,普通人都可以干。”——余竹云

     

        坚强,笃定,有主见。这是员工们眼中的余竹云。可这样的余竹云,也有“眼窝浅”的时候。

     

        2011年春节前,余竹云走进了年近八旬的汪奶奶家。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两口,却艰辛地养活着两个因病无法自理的儿子。生活困难,汪奶奶却知足:“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满足了。”余竹云为汪奶奶的两个儿子送来了棉衣棉鞋,汪奶奶哭了:“他们从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啊……”余竹云的眼眶红了,泪水无声地滑下。

     

        在23岁的陆桂叶印象里,余竹云“没有架子,待人亲切”。7月2日下午,当记者随中环集团团委书记姚金嫚等人来到位于市郊的桂叶家时,第一眼看见的,便是一辆银灰色的电动车。桂叶把它停在屋子当中,擦得闪亮。全盲的父亲陆勤芳和身患脆骨症行动不便的母亲福伟在她身后昏暗的平房里探出身来,笑着打招呼。

     

        “这是余总特意给您买的营养品,还有米、油……”姚金嫚把慰问品摆在桌上。“余总总是记挂着我们,好人哪!”福伟的声音有些发颤。她记得真切,两年前的元宵节,就是那位笑容明亮的年轻人,把桂叶“做梦都想”的电动车推到了屋里,还和他们一起煮元宵吃。

     

        走进市民当中,帮困难家庭圆梦,这是余竹云的心愿。为此,2011年1月,他联合合肥电视台,举办了“大爱中环·感动合肥”大型暖冬公益行动。此后,每年冬天,集团员工都会化身“爱心大使”,根据电视台征集的线索,每天满足一户困难家庭的愿望。看着这些身处逆境的人们乐观的笑容,体会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员工们受到了至深的心灵震撼。

     

        “90后”员工黄贤俊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他们去给身患糖尿病的赵奶奶送冰箱,请了一位搬运工冒雪把冰箱运上楼。当看到赠送冰箱的感人一幕,这位不知名的工人不但不要工钱,还掏出200元钱塞进赵奶奶手里:“大妈啊,您比我更需要,这钱您拿着……”

     

        余竹云说,公益慈善跟贫富无关,普通人都可以干。在他火一样的行动面前,中环人的爱心被集体激发了。于是,2011年3月,“大爱中环”志愿服务团正式成立,余竹云亲自担任团长,下设关爱农民工、阳光救助、关注城市特困家庭、构建和谐社区四支志愿服务队。余竹云还提议,每年拿出集团收益的3%做公益,得到了全体员工一致响应。

     

        爱在延续。今天,很多中环员工都和自己的受助对象保持着长期联系。4月22日,中环集团投资营销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边骏在微博上发表了受助姐弟的照片和自己的感言:“中环爱心大使,光荣。我一定坚持下去,用点点滴滴践行微公益!”

     

        爱心之路,盼更多“富人”留足印  “这也叫作秀?那我呼吁全中国企业家都来这样‘秀’。”——原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  “做慈善就像跑百米,有的人跑到20米放弃了,我跑到80米,能不能坚持到终点?”——余竹云

     

        爱心之路,盼更多“富人”留足印  

     

        “这也叫作秀?那我呼吁全中国企业家都来这样‘秀’。”——原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  

     

        “做慈善就像跑百米,有的人跑到20米放弃了,我跑到80米,能不能坚持到终点?”——余竹云

     

        让余竹云困惑的是,“富人”、“好人”,在今日之中国,这一对本不矛盾的词却似乎被划上了“三八线”。

     

        “2004年,我怀揣着热情闯进房地产行业,想法很诗意——在一块平静的土地上面,造出许许多多美丽的房子。”余竹云回忆。然而,没过多久,他便感受到了社会对这个行业的负评价,这一度让有“精神洁癖”的他很是痛苦。

     

        实在不行,就转行。第二年,他便在集团内成立了文化传播公司。然而,左思右想,逃避终究不是办法。他的倔劲儿上来了:我偏要做出一个干净的、有责任心的房企给全社会看看!

     

        于是,新生的中环集团每一步都走得充满温情:在黄金地段建造艺术馆,请来水立方的设计师为业主们“造梦”;为业主送绿植、赠服务,组织业主子女开展“中环·童子军”活动,学国学,修身性,献爱心……他还出资拍摄《双墩文化》、《皖江八百里》、《淮军》等大型纪录片,协办徽商故里水彩画作品展,捐助大型黄梅戏舞台剧演出。“我要在混凝土森林中注入文化,让土地长出灵魂来。”

     

        “住在中环城,滋润!”业主们满意了,中环城的销售顺风顺水,然而,横在贫富人群之间的心态鸿沟,不是靠他一己之力能弥合的。

     

        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该如何对待穷人?在博鳌论坛上,他曾提出两个比喻:穷人跟富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穷人喝汤,富人吃肉。吃肉的尽量不要咂巴嘴,更不要把吃剩的骨头吐到别人汤里去——这是最基本的尊重;富人穿皮鞋,穷人光脚走,前者不要去踩后者的脚,而是该想想怎么帮他尽快穿上布鞋?——这是进一步的帮扶。

     

        他一直是这样做的,家乡那幢依然矗立的老屋可以作证——2001年,他在香港掘到第一桶金,父母期待他“衣锦还乡”修栋小洋楼,他前思后想,却拿修楼钱为村里铺了一条水泥路。“当时老百姓都住平房,你盖座楼就跟座碉堡一样,摆明了炫富嘛,还怎么跟乡亲们相处?”他说服了母亲。转年再回乡,他震撼了: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家见到他,郑重地给他鞠躬,执意站在路边为他让路。这份礼遇,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财富的“正能量”。

     

        然而,释放“正能量”的过程,并不平坦。

     

        首先是来自民间的怀疑。“富人有那么好心?是不是作秀?”好在,不少人“力挺”他:“这也叫作秀?那我呼吁全中国企业家都来这样‘秀’。”原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就曾这样给他“打气”。他也渐渐释然:“你做一件事、两件事,老百姓会怀疑;一直做下去,老百姓是公正的,总有认同的一天。”

     

        其次是来自同行的淡漠。2011年,当他作为唯一一名企业家代表站上“中国好人”的舞台时,孤单感便如影随形。朋友们劝他:冷漠的人多了,你一人能改变什么?不如收起心思,把企业做得更大。他摇头:“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都应该心怀祖国。这就好比自己的家,现在是有点垃圾,你是拿起扫把去打扫,还是卷起包就走?我们把祖国比作母亲,母亲不好,你会快乐吗?”

     

        更有来自某些管理部门的不理解、不信任。“民营企业家怎么能当道德典型呢?”“他是好心,但我们的政策不能因为‘好心’开口子”……一次次无形的偏见与阻力,令他心中百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入选“中国好人”后写下的一句话——发现好人,引导好人,奖励好人。为了奖励好人,他还当场捐资100万元,设立了全国首个“安徽中国好人困难救助基金”。贫困的好人有人扶助,那么,富裕的好人呢?

     

        好在,他早已于公益生涯中体味到了深刻而恒久的幸福,虽有困扰,仍为内心的信仰坚守。他担心的是,怎么才能激励其他“富人”跟上来?

     

        “做慈善就像跑百米,有的人跑到20米放弃了,有的跑到40米放弃了,我跑到80米,能不能坚持到终点?那些还在起跑线上徘徊的人呢?”他凝眉。

     

        一条闪光的、爱的跑道。余竹云相信,总有一天,越来越多的正面激励会呈现,激发这个群体蕴藏的巨大“正能量”;总有一天,会有更多人向着跑道的终点,携手并肩,奋力冲刺!

     

        本报记者 王斯敏

     

        通讯员  王力可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