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

    欧元会瓦解吗?

    作者:刘明礼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31日 08版)

        近一个月来,欧债危机呈现出了“过山车”式的表演。先是6月底欧盟峰会推出应对债务危机的多项举措,市场为之振奋,但好景不长,之后不久市场发现欧盟峰会协议落实起来困难重重,债务危机继续恶化,西班牙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6.7%,德国、荷兰、卢森堡等3A核心国家面临评级下调风险,希腊能否顺利获得第二轮援助资金也是未知数,“退出”担忧再起,形势十分严峻。在这一关键时刻,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一席话似乎力挽狂澜。7月26日,德拉吉在伦敦公开表示,欧洲央行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欧元”。此言一出,欧洲股市暴涨、欧元汇率强劲反弹、债务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各界对欧洲走出债务危机充满了期盼。

        欧债危机过去一个月的表现是过去两年多来的缩影。自债务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市场不时跌宕起伏,几次处于“崩溃”边缘,但都有惊无险,虽然危机总体呈恶化趋势,但关键时刻欧洲总是能够找出某种办法避免崩盘。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洲的经历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欧债问题的跌宕走势似乎显示出,未来一段时间欧元区可能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债务问题短期不可能根除,仍会继续发酵,甚至进一步恶化;二是问题不至于严重到“崩溃”的地步,比如爆发新一轮金融危机或欧元区解体;三是欧元区将在危机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目前看,欧盟正在利用这场危机推动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缩小成员国间竞争力差距,巩固单一货币区的基础,弥补机制上的不足。2009年底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召开了20次峰会,推出多项机制性重大举措,比如建立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签订“财政契约”等等,这在债务危机爆发前是难以想象的,虽然这些措施尚不足以化解危机,但也显示出欧洲人仍然有捍卫统一货币的决心。

        从欧洲近代史看,欧洲统一货币的过程虽然曲折,但从大的趋势上看,一直在向这一目标靠近。1865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创建了“拉丁货币联盟”。1873年,丹麦、瑞典、挪威创建了“斯堪的纳维亚货币联盟”。两个货币联盟中,参加的国家数量有限,而且没有达到统一货币的程度,并在20世纪初期解体,但为未来欧洲的货币合作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二战以后,欧洲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起“爬行货币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欧洲又建立起“蛇形浮动汇率制”和“欧洲货币体系”,直到1999年推出欧元。从欧洲的货币史可以看出,欧洲的货币一体化程度总体上呈现不断深化的趋势。

        欧元是欧洲一体化的最伟大成就和象征,欧洲不会轻言放弃,会继续为之努力,但也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欧洲五国”中,已经有四个被迫申请外部救援,剩下的意大利则处在申请救援的边缘。欧洲要走出危机,需要体制上的明显改善,目前虽然有所进展,但还远远没有到位,目前的财政契约距离真正的“财政联盟”相距甚远。而要打造真正的“财政联盟”,需要各成员国强烈的政治意愿,目前条件尚不具备。要推动或者说压迫欧洲走向更深层的一体化,前提条件是危机需要继续恶化,这样成员国才会更愿意交出国家主权。有分析还认为,德国在援助问题上迟迟不愿出手,就是期待债务危机制造更大的压力,逼迫南欧债务国进行深度改革,并交出财政大权。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欧洲经济将持续忍受低增长、高失业的痛苦。根据欧盟统计局的预计,欧元区2012年GDP将衰退0.3%,其中希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南欧四大债务国将分别衰退4.7%、3.3%、1.8%、1.4%。同时,失业率已经上升到了11.2%的历史新高。除债务危机外,欧洲经济的低迷还有其他原因。作为高福利的发达国家,欧洲劳动力成本居高难下,同时在研发创新方面进展缓慢,“再工业化”遥遥无期,在全球化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这从基本面决定了欧洲经济在相当长时期内都难有起色。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