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6人的班级,涌现出一名“辽宁省大学生10佳年度人物”,一名“辽宁省优秀学生干部”,一名“辽宁省三好学生”,整个班级又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班集体。——这个班级就是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09.2“郭明义班”。本报《鞍山有个“小郭明义”》一文中报道的刘睿就是这个班集体当中的一员。7月16日,“郭明义班”班主任曲文泉老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2010年10月上旬,我陪郭明义到天津看望白血病男孩殷懿回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郭明义作为全国典型,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时仍牵挂着我的学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多献点儿爱心。回校后,我马上找土木工程09.2班班长吴大伟谈话。校党委很快批准了成立郭明义班和郭明义爱心支队的决定。11月16日下午,辽宁省文明办主任韩亚力、校党委书记杨路亲自为郭明义班授牌,郭明义亲手将爱心支队队旗授予郭明义班班长、爱心支队队长吴大伟。”
曲文泉告诉记者,作为一名“60后”的专职辅导员,如何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郭明义作为我们班的校外辅导员,这是我们弥足珍贵的道德资源。为此,我们围绕‘播撒爱心火种,传承奉献精神’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爱心奉献活动。如救助殷懿同学、为患重病的学生张宁丹和崔玉明捐款、4次去农民工子弟小学支教、为贵州毕节贫困小学生捐衣物、5次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采集血样活动、2次无偿献血、4次大型社会公益劳动、成为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无偿献血志愿者和遗体器官无偿捐献志愿者……”
“带领大学生学习郭明义,我曾有过担心和顾虑。既担心这帮‘90后’不能接受郭明义这个老典型,又担心只是轰轰烈烈走过场。看到孩子们的真实表现,我对我的学生刮目相看:他们正直善良,见贤思齐,勇于担当,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一代人,是大有希望的一代人。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特约记者 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