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

    都来听听周恩义这堂党课

    作者: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31日 03版)
    周恩义(右一)和兴隆街道文化社区主任李艳杰。资料照片

        场场爆满的党课,四面八方赶来的党员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有了一些“过去时”意味的年头,老百姓们“用脚”投票给了基层宣传干部周恩义,成了他的粉丝。

        让我们随着周恩义的诠释重新打量“思想”这个词汇:“思字怎么写?田字下面加个心。这告诉你要站在老百姓的田间地头想问题。”他解读思想政治工作:“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他总结自己的工作宗旨:“围绕中心转,帮忙不添乱,服务不吃饭”,“群众有困难,党员要靠前。”作为一个地区宣传部长,周恩义将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生活的热点,群众利益的痛点,改革发展的难点,融入党课教育和理论宣讲,这是在以真话、实话和贴心话做思想政治工作,以与时俱进、以实对实的方式做理论宣传工作。

        追求信仰,实践比清谈更有意义;传播信仰,感染比宣传更有力度。作为一个情系民生的基层干部,他曾顶着寒风跑了4次邮局,连发9封电报向外求助,为当地裴家村村民卖掉12万公斤大米,成为全村感念的“贴心人”;他曾经拖着受过伤的左腿一瘸一拐地战斗在抗洪大堤上,6封“母病危,速归!”的电报被悄悄藏在口袋里,直到洪水驯服、大堤安全;他曾经通过深入调研,引领征地村民探索地方转型、建设路边经济带,办起来18家企业、300多个商业网点,造就了当地第一个亿元村。扎根基层40年,周恩义满腔热血,两袖清风,胸怀百姓,坚守信仰,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品格、理想、胸襟和智慧。这同样是在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方式做党的理论宣传工作。

        周恩义一生都在讲党课,他的故事恰恰是这堂课上最生动的部分。曾几何时,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被一些人理解成了唱高调、说空话,形式僵化刻板。与其说周恩义以自己的方式赋予了它新的面貌,还不如说,周恩义还原了它本应有的面貌。严肃并非僵硬和呆板,深刻也并非凌空高蹈。大家都来听听周恩义这堂党课,所有讲课者当自省,所有听课者应深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