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长廊”知史明理,“名家灯箱”群星璀璨,“生态园林”愉悦身心……总参某研究所近年着力打造忠诚于党的“无形军盾”,推动我军信息安全科研实现历史性跨越。
总参某研究所林政委说:“信息安全科研人员深度涉密,掌握着关键技术和核心数据,是敌对势力渗透、策反和心战的重点目标,政治安全压力大,政治标准要求高。必须用‘无形军盾’文化铸魂育人,才能不辱使命。他们努力推动理论武装形象化生动化,通过组织“信息安全科研尖兵心向党”理论轮训,邀请军内外专家授课辅导,到革命老区和改革开放前沿参观见学,开展“忆传统、抒真情、话未来”主题征文活动,坚持向所里涌现的“国防科技工作模范”林永年、一等功臣孔志印等先进典型学习等多种方式,激励官兵埋头苦干,建功立业。
总参某研究所邀请军内外知名专家来所做科研前沿知识讲座,启发创新思维;让富有创新精神的同志登台谈体会,激励创新斗志;组织科研创新成果展,开设网上科研创新论坛,交流创新体会;设立科研创新贡献奖,鼓励和保护科研攻关中的“奇思妙想”。走进该所,人们可以深切感受这个所依靠文化软实力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的阵阵新风。
“信息安全技术引进不来也不敢引进,依赖于人就像把自己家门的钥匙交在别人手里,必须要自主创新。”总参某研究所刘所长说。针对信息安全科研人员容易出现保守心态和浮躁作风,这个所通过开展“信息安全科研人应有价值观”大讨论,引导大家大胆突破思维定势和习惯,推进团队创新,在优化组合中实现取长补短,在互帮互助中凝聚创新合力。“十一五”期间,总参某研究所就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3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
信息安全科研是高强度脑力劳动、高层次智力博弈,科研人员长期与寂寞为伴、与艰辛同行。特别是随着职能拓展,科研任务成倍增加,科研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所党委敏锐地意识到,“无形军盾”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必须放在发挥其陶冶情操、减压释负、促进和谐上,帮助大家滋润心灵、润滑情感。为满足大家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他们积极筹措资金,建设文化广场、艺术长廊、生态园林等景观,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和室外标准运动场等设施,为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