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民国史家与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120多位学者围绕着民国史学思潮与流派、史学的变迁大势、史家思想的源流比较与重新评估、史学学科和专业机构的设置、中西史学交流、边疆史地研究、民国杂志的学术视野与刊物取向、历史教育的价值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民国时期,思潮迭起、流派纷呈、史学名家辈出,民国史家与史学,近年来已成为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认识此一时段史学思潮发展的总体特征,厘清史学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各种史学思想的渊源,把握史家与史学研究、史家与时代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提出富有前瞻性的问题,构成了本次会议的主旨。
学者们指出,研究近代史学要把近代研究和古代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民国史学不应只注重个案,还要有整体的贯通视野,进行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有学者认为,民国史学受清学影响,也受宋学特别是南宋浙东史学的影响,此在“七七事变”之后,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学术在近代裂变的过程中,出现过经学的地位被史学取代,产生了“经学史学化”的趋势;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局势下,“国史”创设出现新的局面,出现通史写作的热潮。而民国时期的地理学由无所不包的“地学”,转变为专科的“地理”的曲折过程,也反映了国人对维护国权和保卫国土的极大关注。
与会学者对国学思潮和中西史学交流表现出了极大关注。有学者通过考察20世纪的三次国学高潮认为,当下的国学热,只有将价值层面的现实关怀和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结合起来,融铸一炉,才能走出一条新国学之路来。学者们指出,民国时期史学的考察,应该放到国际史学的大变局中考察,放到与国际中国史学研究的交流与互动中分析。但另一方面,当下域外学者在汉学研究方面进步迅速,无形中给中国史学界造成巨大的压力,而主流学界一再强调取法域外汉学,在客观上助长了挟洋自重和格义附会的流弊。
本次会议对章太炎、柳诒徵、陈寅恪、陈垣、吕思勉、钱穆、胡适、顾颉刚、傅斯年、缪凤林、张荫麟、雷海宗等史家大家进行了不少个案讨论,对这一时期非主流学者的史学及其成就也给予了关注。(陈勇、颜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