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降雨量达到221毫米,局部地区降雨量接近五百年一遇,受灾人口80万人,经济损失61亿元,电网辖区14个供电所全部投入抢修——房山,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
7月25日,在“7·21”特大自然灾害善后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刘润生当即承诺:竭尽全力全面恢复房山供电!
7月26日上午11时左右,记者走进房山区长阳镇碧桂园小区,暴雨后的痕迹在这里还很明显:路边停放着一辆辆满身泥泞的轿车,院内的地下车库出口处围满了人,一辆红色的轿车正被拖车拖出;抽水泵轰鸣着,从高楼地下室不停地往外抽着水;院子的一些小路烂泥覆盖……
北京电力房山供电公司现场抢修总负责人赵立军告诉记者,暴雨突袭,碧桂园三个区的地库全都被几米深的水淹没,安装在地下室的居民配电设施全部被淹,整个小区停水停电。
在院子里,不时看到穿着红马甲的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人员的身影。在漆黑阴冷的地下室,电力工人正在紧张地清理污泥和水痕,检测配电室设备。“我们22号就来了,先是帮着抽水,之后就是站在水里检修。昨天这里的水还有1米多深呢,雨鞋根本不管用,就这样站一夜,脚都泡烂了。如果设备绝缘达标了就可以送电,如果不达标就要使用临时电力,先把生活用电供上,我们已经准备了充足的电缆和临时配电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下午3时许,天上又下起了雨,记者在房山周口店镇黄山店村的夹扩河边看到,4位电力工作人员正冒雨攀在新竖起的电线杆上,进行最后的安装调试。“一大早就过来了,现在这条线的活儿差不多了。”现场工作负责人刘兴义脸上淌着雨水说。据周口店供电所所长康树江介绍,暴雨过后辖区内10千伏线路倒地和歪斜的电线杆共有40多根,低压电路电线杆也有40多根出了问题。他们连夜进行抢修,步行上山十几公里沿途查看线路。
“这场洪水太大了,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也没有见过。”黄山店村村长张进刚说,“洪水过后供水、供电、通信全都断了。公路毁了一半,十多座桥也塌了。电力是抢修最快的,我们村马上就要全部恢复供电了。”
在黄山店村采访的路上,记者不时能看到断裂的桥梁、塌方的道路、倒地的电线电信杆,在一个桥洞下,横着一根长长的电线杆,变压器也泡在河水里。“电线杆和变压器是从那边冲过来的。”康树江指着前方几十米处告诉记者,“为了安全,我们更换了新变电器的位置。工人们已经工作两天了,今天可以完工了。”在雨中,黄色的电力工程车和红色的电力工装格外醒目,工人们告诉记者,从21号夜间开始他们就在抢修,大家心里都很着急,吃饭就是啃大饼就个鸡蛋,省出时间快点儿干活。
“快往中间走,危险!”正走着,房山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王利民忽然对记者大喊了一声,“你走得太靠边了,那边的路基已经空了,随时会塌方。”作为第一批赶到磁家务变电站的抢修队员之一,王利民对暴雨后的种种险象十分熟悉。王利民告诉记者,21日晚7点多,他和几名队员备好物资就往最危险的山区前进了。从位于良乡的房山供电公司本部到磁家务变电站有30公里的路程,平时开车只要几十分钟,那天却走了4个多小时。雨下得太大太猛了,很多地方积水相当严重。水深实在过不去的地方,他们就熄火下车,用东西堵住汽车排气管,合力把车连推带抬弄过去。“当时心里就想,不管想什么办法都要赶到那儿。”王利民说,“磁家务变电站连接着3座35千伏变电站,影响着万余名居民和京煤化工等重要工业户的用电。”
讲起到达现场时看到的情况,王利民仍然感到难以想象:“当时站内进水达1.8米,主控室内进水0.7米,满地都是石块、泥块,所有设备都浸泡在泥水中。”据介绍,21日晚房山电力奔向磁家务变电站现场的一共有4支抢修队、近20人。变电站的淤泥有10厘米厚,他们连夜一遍遍地冲洗、铲除,足足清理了30多遍。不停地奋战,终于在7月22日太阳落山前使磁家务变电站主变恢复供电。这是房山电力抢险的重要一役。
据悉,到7月27日中午12点,房山所有小区供电均已恢复。房山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牛磊告诉记者,抢修人员时刻做好准备,一旦条件允许将迅速恢复村民的用电。(本报记者 张 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