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30日 星期一

    今日话题

    让小候鸟的假期多点快乐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30日 10版)
    7月24日,辅导老师吕欣(左二)和“小候鸟”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暑假期间,浙江仙居县下各镇一家企业为40多名来自安徽、湖北、内蒙古等地的员工子女办起“夏令营”。 新华社记者 崔新钰摄

        日前,关于留守儿童进城度假却造成“二次留守”现象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父母在城市打工,孩子们只能在寒暑假从老家过来与父母团聚,过完假期又回到老家。由于孩子们迁徙的规律性,他们也被形象地称为“小候鸟”。

     

        随着暑假的到来,全国各大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小候鸟”进城来。他们来城市干什么?为什么会造成“二次留守”?怎样才能给他们一个更快乐的假期?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千里进城却再一次“留守”

     

        7月22日上午,在北京地铁天坛东门站,四五个带着浓重外地口音的妇女,各自牵着孩子上地铁,孩子们很好奇地观察着列车里的一切。当记者询问他们来北京做什么时,不出所料,他们都是接孩子们来北京过暑假的。他们来北京做些小买卖或做些零工,在“城中村”租的房子,几百块钱的房租,好几家合住在一套房子里。

     

        “我寒暑假都会来北京跟爸妈住一段时间,他们给我买好吃的,买新衣服。有时候还能去看大熊猫。”今年9岁的小林来自湖南某县城,他要先坐汽车到长沙,然后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北京。但是能见到爸妈,他不觉得累,一路上都很兴奋。

     

        “孩子来北京,准备让他们怎么过?”记者问。小林的妈妈说:“来了北京,我们想带他们好好玩一下,去天安门广场看看,给他们吃点好的,买身新衣裳。不过一般也就刚来的这两天带他们出去一下,平时比较忙哪有时间啊。就让他们呆在家里,只要在身边我们就很满足了。”据她介绍,他们村子里的孩子到了假期都会被接到城市里住,过完假期就回老家。

     

        在城务工人员大多忙于生计,从早忙到晚,几乎也没有周末。他们坦言,就算把孩子接到身边,也确实没有时间照顾,只能把孩子反锁在家里。没有玩伴、听不懂城里人讲话、不熟悉周边的环境……父母也因为工作太忙或者疏离时间太久,与之交流甚少,最多就是几句简单的嘱咐。虽然来到父母的身边,他们的生活却比之前更孤单。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些小孩进城几天后嚷着要回家,更有甚者故意调皮捣蛋以引起父母的注意。

     

        放暑假了,孩子们盼望着与父母团聚,享受着来自父母的关爱。在外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没有照顾到孩子,也想尽可能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他们可谓历经千辛,睡火车站、排几个小时队买票、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好不容易辗转来到了城市。不料,来到了父母身边的“小候鸟”们,却再一次被“留守”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灵或多或少有些影响。利用假期与父母相聚,能一定程度缓解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问题。但是这些孩子白天常常或一人、或两三个呆在家中,令父母牵挂,但又很无奈。全新的城市生活环境,使得他们的生活、安全、心理需求等常常面临更多的挑战。”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邹农俭指出,从“留守”变成“二次留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牵动全社会的心,总得想点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让“小候鸟”不再困在“笼”中?

     

        假期对孩子们来说应该是轻松、快乐、自由的,同时也是增长知识、丰富视野的好时机。当有些城市的孩子跟着父母出国旅游,或上各种兴趣班时,我们的“小候鸟”却被关在小小的“笼子”里,痴痴地等候着夜幕降临时父母归来的脚步声。

     

        “小候鸟”的安全问题是父母最担心的,尤其在近年发生的几起留守儿童进城意外事故之后,家长们就更谨慎了,这也是父母把“小候鸟”关在家中的主要考虑。成熟的居民小区有保安看管,闲杂人员难进入,对车辆通行也有严格的限速要求和出入管理,家长们会放心一些。但是,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都居住在治安条件不太好的近郊小区,外来流动人口占多数,不放心孩子在小区里玩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王水雄指出,社区要加强治安管理,尤其是对外来人口的管理,给“小候鸟”一片安全的天地,解除他们父母的后顾之忧。“如果一个社区里有若干名农民工的孩子来度暑假了,社区可以利用自己的一些设施照料一下农民工子女,哪怕是适当付些费用,我想农民工也是愿意接受的,比如社区开放图书馆,孩子可以在那里看书交流,又比较安全。”邹农俭说。

     

        据报道,广东省东莞市宏远社区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小候鸟”们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暑假,开设了青少年志愿“特攻”行动、亲子厨房、发现东莞文化——定向寻根活动、小学生暑假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家庭趣味运动会等暑期活动。还有企业为了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积极承担照顾“小候鸟”的责任,目前面向“小候鸟”的企业夏令营也越来越多。

     

        “城市里还有不少资源可以加以利用,例如有不少大学生、中学生暑假非常愿意做志愿者,为孩子们做些义务服务。”邹农俭说,一些退休老师、医生也非常愿意为孩子们提供些无偿的服务。有的地方建立了所谓的“时间银行”,现在利用闲暇时间为他人做些服务,待将来自己有需要时,就可以享用“时间银行”里存的服务时间。

     

        思路和制度创新是解决留守儿童假期“二次留守”的关键所在。城市里的各种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也可以以“小候鸟”为服务载体,展开多种多样的服务,政府应当开放、规范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在诸如此类问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王水雄认为,政府还可以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形式让“小候鸟”在城市的假期得到更加专业、独到的服务。(本报记者 龚 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