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9日 星期日

    大同创造文化古城保护新模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9日 04版)

        本报大同7月28日电(通讯员谷盛明、白玉龙 记者邢兆远)7月26日,骄阳似火,而在大同的云冈石窟大景区内,清幽的环境依然让人倍感凉爽。来自国内外的游人看云冈、逛华严、漫步古城墙,对大同的变化赞叹不已。探及缘由,市长耿彦波说:“创造文化名城保护的新模式,激活了城市的精神,让历史遗存完整再现壮丽景观,彰显民族特色城市的无穷魅力。”

        大同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有着众多精美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因此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2008年初,大同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多年来遭受的建设性破坏和自然力破坏严重的现状,做出了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定,全面启动了古城保护工程。

        历经四年的艰苦探索、实践,大同找到一条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保护规律的科学之路,即五个基本走向。一是从旧城改造走向古城保护,以先进的理念去指导名城古都保护,废止了“旧城改造”的提法,叫停60多个开发改造项目。对淹没在废墟中的珍贵文物华严寺、善化寺、法华寺、城墙等10大经典遗存进行了整体性保护修复,对这些建筑群保护范围内的破坏性建筑全部拆除。二是从单体保护走向整体保护,以全面的认识去深化名城古都保护的内涵,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3.28平方公里的古城全部划为保护对象,并把保护范围扩大到4.8平方公里,将区域内对古城风貌造成严重破坏的多层建筑全部列入拆除范围内,目前已拆除800万平方米。三是从两相对立走向两全其美,以宽阔的空间去包容名城古都保护的张力,做出“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传承文脉、创造特色”的整体保护决定,以御河为轴线,在御河西保护完整的古城,在御河东建设现代化的新区,实现双城并美。四是从文物造假走向修旧如旧,以中国传统的营造法式去延续名城古都的生命。在大规模的古城保护和修复中牢牢把握四个基本方法,即考证充分、遗产本位、四原保存、浑然一体。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实施了云冈石窟大景区和华严寺、善化寺、城墙等十大文物保护修复工程。五是从发展包袱走向产业创新,以宏大的手笔占领名城古都保护的高地,确立了打好文化牌、走出转型路、创建特色城的发展战略,全力建设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

        这种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大同模式”,激活城市的精神,使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和大集团、大企业的目光。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68.92亿元,同比增长17.45%,接待国内外游客达800万人次。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