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9日 星期日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借台唱戏 增进友谊

    ——访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9日 08版)
    图为瓦莱塔“欢乐春节”巡游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马赛摄

        走在瓦莱塔的大街上,热情的当地人会微笑着用汉语“你好”主动上前问候。酒店和商铺门前的一串串大红灯笼格外醒目,到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这是记者在一次春节期间到马耳他出差时看到的热闹场景。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如此深入人心,应该归功于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这些年来的辛勤耕耘。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于2003年9月19日正式挂牌运营。中心坐落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市中心,是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六层古建筑,建筑面积1745平方米,设有图书馆、展厅、教室、语言训练室、舞蹈训练室和多功能会议厅等众多设施,可以满足图书查阅、信息服务、展览、演出、会议、艺术和汉语教学等各种活动的需要。

        在中马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平均每年都要举办60多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心根据当地民众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开设了汉语、烹饪、太极拳、中医、书法、剪纸等多项培训课程,并成功举办了“欢乐春节”、“中秋节之夜”、“世界太极拳日”、“读书月”、“消夏中国电影节”、“儿童绘画比赛”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大型文化品牌活动。尤其是从2007年起,中心与马政府文化部门和瓦莱塔市政府合作举办的“欢乐春节”活动,每年吸引众多当地民众和各国游客参与,成为宣传中国文化的重要舞台。时任马教育、文化、青年与体育部部长的克里斯蒂娜女士称赞道:“欢乐春节活动深受欢迎,已经成为马耳他年度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顾洪兴表示,不断扩大与当地市政府合作开展文化活动的次数和规模,通过“借台唱戏”进一步开拓宣传阵地,是文化中心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在马耳他“不夜城”狂欢节期间,中心应邀举办的“中国文化街”主题文化系列活动成为一大亮点。中国音乐、美食、水墨画表演、中国结编织、琵琶演奏、中医咨询、中国书展、中国工艺品展和国庆图片展一起,汇成一股巨大的“中国风”,吸引了近万名观众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创下文化中心成立以来接待观众数量最多的纪录。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前主任郑浩在回顾当年工作经历时也表示,由于文化中心人力物力有限,加强与当地的合作尤为重要。长期以来,中心一直重视发展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关系,使对外文化活动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现在,马旅游局已经正式成为“欢乐春节”活动的长期赞助方,每年承担中国赴马艺术团体接待费用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文化中心还尝试用商业化模式组织演出活动。例如,由当地演出场馆免费向我提供场地,除两成的演出门票由文化中心支配外,其余八成的门票进行公开发售,收入归馆方所有,真正实现了合作双赢。

        郑浩同时还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还要注意贴近当地社会的价值观,采用外国人能够欣赏、接受和认同的文化传播方式。文化中心根据马耳他民众崇尚慈善的特点,与帮助智障人士的瑞奇蒙德基金会合作,为其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并将中国手工艺品捐赠给该基金会用于义卖。此举加深了当地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感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文化中心已经成为马耳他民众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深受马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喜爱,为实践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中马两国的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谈到文化中心未来工作设想时,顾洪兴主任表示,中心将继续本着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中马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宗旨,在巩固现有文化品牌活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信息服务和教育培训,并根据马耳他民众的喜好和审美特点探索新的项目,从而让更多的马耳他人感知和了解中国。(本报驻罗马记者 马 赛 本报罗马7月28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