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7日 星期五

    如果重新再来我仍会作同样的选择

    作者:王腊旭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7日 03版)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已和没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共同生活了23年。回顾走过的岁月,有酸有甜,有苦有乐。那时候,霍妈妈在失去儿子之后,精神受到严重打击,神情恍惚,常常以泪洗面。妹妹又小,家里欠下许多外债,就靠霍爸爸一个人忍着悲痛在外面打拼。在这种情形下,我的内心受到很大触动,毅然决然走进了这个苦难的家庭,担当起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进入霍家的第一年,也就是1991年。清明节,我带着霍家14岁的小妹,穿着霍家儿子的外衣和鞋子来到石家庄殡仪馆,祭奠逝去的兄弟。当看到他的骨灰盒和遗像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镜框里一位英俊的小伙子,还那么年轻,没想到说走就走了。我看着他,他仿佛也在看着我,我对着他的遗像说:“兄弟,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对咱们的父母尽孝的!”

        当时,进入霍家后,首先要面对的是亲生父母这一关。我家中弟兄三个,我年龄小,父母最疼我。刚开始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父母坚决反对。在他们的观念里,自己的孩子去认别人当父母,怎么也接受不了。父母反对,让我的心里也很矛盾,但是看到霍家两位老人哭干泪水的眼睛,我想,就是多了两位老人要赡养,一定能行。

        为了说服父母和家人同意自己给霍家做儿子,我专门带着霍妈妈回到老家,详细介绍了霍家的不幸和期盼。经过我的叙述,善良的父母接受了我的决定,同意我照顾霍氏父母。我也一直和以前一样,每到割麦秋收,都回老家帮父母干活,每年冬天我早早地给家人准备好过冬的煤。逢年过节、老人生日我肯定回家。10年前父亲去世后,我把我娘接到城里住了一段时间。

        天长日久,我和霍妈妈的感情越来越深,她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就开始给我张罗婚事。当时家庭条件困难,先前介绍的几个都嫌老人多、负担重告吹。直到1991年结识了现在的爱人王洪香。听说我的事后,她没要彩礼,没贴喜字,没办婚礼,没放鞭炮,就和我结合到一起。直到现在,我一直都觉得愧对她。

        结婚后,随着两个孩子的出世,家里增添了无穷的欢乐。孩子小的时候,别人问起叫什么,我们都说小名楠楠和甜甜,从没提大名,直到后来上学时才换大名。我和妻子都姓王,为了给两位老人安慰,就让孩子随爷爷姓霍。外人不理解,开始风言风语,说什么的都有。有一次,一位多年没见的朋友开玩笑说:“你的孩子怎么不跟你一个姓,你媳妇是带着孩子改嫁给你的吧?”我听后心里特别难受,就把我们组合家庭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我强笑着说:“姓名只不过是个符号,无论姓啥,孩子都是我的亲骨肉!”那时我心里就一个理念,走自己的路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只要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着,爸妈开心高兴,就是我们所要的幸福生活。

        随着孩子的降生,家里住房成了问题,因为当时是农民工,自己没地方住,就和父母挤在四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后来妈妈看我非常辛苦,就对我说:“咱们化整为零分开过,这样你们负担轻一些。”我一口回绝了,对妈妈说:“咱们是一家人,我们永远生活在一起!”

        到了1994年,我的劳务合同到期,一下子没了工作,家里收入减少了,生活变得更加拮据。我回到了老家,父母听说我没了工作,劝我回来开荒种树,我理解老人的心,但没有答应。后来东庞矿领导知道我的情况后,又安排我到矿上上临时班,由于工作勤奋,1997年我转成了正式工,有了固定收入,从此家里的生活条件逐渐变好。

        经过一家人的努力,我们的日子渐渐好转,外债也还清了,一家人还搬到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所有的一切都在悄然变好。在这当中,霍家爸爸还有一个没成家的哥哥,独自一人,需要赡养,跟家人商量后,我就把大伯接到了家中伺候。平时给他零用钱、买衣服、做好吃的,直到老人2006年去世。

        一路走来,有压力,有波折,但我无怨无悔,我深深感受到,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让我重新再来一次,我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因为我的一点付出,能让一位当了一辈子矿工的老师傅,在晚年享受幸福的生活,这一切都值得。

        (本报记者 耿建扩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