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九时,著名翻译家王永年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王永年的家人、新华社的老同事及多位翻译界和出版界的朋友参加了告别仪式。本月21日凌晨3点,王永年在北京宣武医院走完了他的人生之旅,享年85岁。
“他身上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范”
王永年1927年生于浙江舟山定海,1946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语文学系毕业,曾任中学俄语教师和新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前身)的外国文学编辑。上世纪50年代末,新华社要成立西班牙语对外报道组,在全国范围寻找人才,便将精通西班牙语的王永年从上海调到北京。自此,王永年成为了新华社的一名西班牙语译审,直至离休。
新华社对外部西语编辑室的王小芳曾与王永年共事多年。王小芳说,王永年的西班牙语虽然是靠自学掌握的,却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和境界,比很多科班出身的人还要好。“他身上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范,敬业、勤奋,对人非常热情。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通古博今,无论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问他,他都能回答,几乎问不倒。”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的马爱农是王永年译的《欧·亨利小说全集》一书的责任编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回忆说:“王先生为人谦和,总是一副文质彬彬、面带微笑的样子。身为著名翻译家,译著等身,却毫无架子,总是与人为善,替他人着想。我清楚地记得一件小事,几年前他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办事,临走时非常担忧地说,你们传达室的台阶设计不合理,拐弯的地方有点悬空,不小心的话很容易摔跤的,要提醒他们改一改。我当时听了非常感动。年近八旬的老人,心中时刻有一种大爱。”
“他的离去是整个翻译界的一大损失”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在新文艺出版社工作期间,王永年便翻译了墨西哥作家特雷文的《草莽将军》等作品,调到新华社以后,他在工作余暇翻译了多种世界文学名著,直到退休之后仍笔耕不辍。他以王仲年的笔名翻译的欧·亨利小说系列,出版多种版本,畅销多年,备受英美文学研究者的好评。他又从意大利原文翻译意大利文学巨著《十日谈》和《约婚夫妇》,是中国从原文翻译《十日谈》的第一人。1993年,他编选、翻译阿根廷作家、诗人博尔赫斯的诗文选集《巴比伦彩票》,是公认最传神、最精准的中译本,也因此应邀担任《博尔赫斯全集》(林一安主编)的主要译者,译出博尔赫斯几乎全部的小说(仅4篇由陈泉翻译)和大量博尔赫斯的诗、散文、评论。
王小芳告诉记者一段轶事,当年《博尔赫斯全集》中文版出版时,阿根廷大使馆曾举办过一个推广活动,邀请了国内的一些著名作家出席,著名作家余华一到会就嚷嚷着要见王永年,说他翻译的博尔赫斯真好。
谈到王永年的翻译特点,著名翻译家、北京大学西葡语系赵德明教授认为:“首先是忠实,我给学生上课讲过博尔赫斯的原文作品,王永年的翻译与原文对照,可以发现特别忠实;同时翻出来的语言很自然,火候很到位。翻译忌讳‘过’或‘不及’,但他翻译得恰到好处,能把博尔赫斯文字背后的深意表现出来。他翻译形成的风格和博尔赫斯作品的风格也非常接近。看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
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王永年在2002年译完的《欧·亨利小说全集》,共计一百五十万字左右,厚厚的四本,收入了欧·亨利的所有小说作品,并加了详尽周到的注释,是国内最全的欧·亨利小说译本。该书的责编马爱农认为,王永年对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对欧·亨利小说中所表达的夸张、嘲讽、风趣、诙谐、机智的幽默等情绪,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传达了过来。“王先生在一篇谈文学翻译的小文里曾说,翻译就像是拉家常,一手拉着作者,一手拉着读者,帮助双方进行交流。这番朴实无华的话,揭示了优秀的文学翻译的精髓,无怪乎他的译文那么忠实自然,毫无矫饰或浮夸的成分。”
王永年的外国文学翻译涉及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他翻译的英语文学作品还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约翰·史坦贝克的《伊甸之东》、辛克莱·刘易斯的《巴比特》以及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等;西班牙语文学译作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女性智利得主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的诗文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等;意大利语文学译作还有16世纪托尔夸托·塔索的《耶路撒冷的解放》等。
这样一位翻译奇才的离去令翻译界伤痛不已,“他的离去是整个翻译界的一大损失。”赵德明说。
(本报记者 饶 翔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