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海南鹦歌岭27名大学生的先进事迹,经本报率先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些大学生在偏远、艰苦的丛林中,耐住寂寞、坚守奉献5年,为海南林业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作出了贡献,为当代青年人作出了榜样。本报近期组织今年新入职的同志赴鹦歌岭进行拓展培训,让他们在鹦歌岭体验自然保护区工作站的真实生活,用自己发现的典型来教育新同志,用鹦歌岭大学生的精神来激励新同志。在拓展培训中,他们用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内心的体会和感受。
“山顶的美景,要自己去体会”
七月的海南鹦歌岭,尽管每天一场雨,但依然热得火辣。就在刚刚入职光明日报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这个许多青年人向往的地方,开展拓展培训。在这偏远、艰苦的丛林中,27位大学生耐住寂寞,默默坚守5年,用青春和奉献浇灌出了美丽的花朵,为海南林业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作出了贡献。现在,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些可爱、可敬的师兄、师姐,体验了他们的真实生活,学习、感悟着他们的精神,并接受了体能和意志锻炼,内心感到无比的充实和激动。
7月10日,是我们拓展培训的第一天,内容是攀登鹦歌岭主峰。早上9点,我们在当地护林员的带领下准时出发。这座山峰海拔1812米,险峻湿滑的小路上,还布满了蚂蝗。蚂蝗嗜血,被咬的人没有感觉,但会大量流血,还会留下永久的疤痕。前一天下午,我们抵达营地的时候,组员杨君就被蚂蝗咬上了。组员韩曦闻知赶紧换上了长衣长裤,喷上了浓浓的花露水。付娟慧也给自己套上了两双袜子,因为听说蚂蝗可以咬透单层的布料。
烈日当头,阳光扎在脸上隐隐生疼,不一会儿大伙儿都被晒成了红面关公。上鹦歌岭的路单程8公里,最先要爬的是“好汉坡”。这段路陡峭狭窄,是最难爬的一段,路旁长满了一人高的茅草。带队的护林员说,在鹦歌岭,爬上好汉坡就可以说完成了一半路程。在护林员的激励下,我们朝着好汉坡奋勇地攀登。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站在了好汉坡顶上。组员付娟慧到达时,汗水湿透了衣背,大口地喘着气直说要放弃、要回家。后来在大伙的鼓励和陪伴下,她休息了一会儿感觉稍好,又随大家踏上了征程。后来她回忆说,她怕蚂蝗,前一段是蚂蝗把她追上好汉坡的,但后来对山顶美景的憧憬成了她继续向前的最大动力。
前一天还“谈蚂蝗色变”的韩曦,爬山时却表现得完全不一样了。她一门心思地向前冲,根本没有顾及身上的蚂蝗。直到过了好汉坡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才发现两腿上血迹斑斑,有好几处伤口和肿块。拓展培训结束时,这些伤口还没能完全愈合,隐隐作痛的伤口让她走起路来还一瘸一拐。她说:“当一门心思投入爬山的时候,就豁出去了,觉得咬就咬吧,反正也感觉不到,回去再说。过了那一段,才发现自己被咬得很惨,现在回想起来,才有一点后怕。”
通往鹦歌岭的这条小路,是当地人祖祖辈辈用双脚踩出来的。以前,他们曾经走着这条路进山伐树、打猎、采药。然而,在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建立起来以后,上山的人少了,这条路也几乎荒废了,很多地方只能从茅草和石头缝中穿过,有时还得顺着树根往前爬。就这样,我们在海南森林公安局王春东政委的带领下,爬上了好汉坡,登上了观景台,直奔鹦歌岭主峰。
苦尽甘来,我们终于成功登顶。山顶的风光的确美到“难以形容”,胜似人间仙境。这里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放,也没有清泉石上流的婉约,却有一种让人安宁的力量。在百余平方米的山顶,几棵千年广东松连为一体,常年的雨水冲刷让树根都已经悬空,树身布满苔藓,树上还长着新树。光影随着虬枝舞动瞬息万变,神秘万分。站在树下,有一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敬畏。还有独特的矮林苔藓景观,也只有在海拔1800米以上才能看到。山顶地势复杂,让峰顶景观更增风韵。
和我们同行的护林员说,他们为很多登山队伍做过向导,常常是好汉坡先刷下一半,观景台再剩下一半,能够看到如此美景的屈指可数。像我们这样都能够坚持到底的队伍,还是头一回遇到。在峰顶,王春东政委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山顶的美景,我都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你们要自己去体会。”
是啊!正如王春冬所言,最美的风景在山顶,只能自己去体会。在山顶的美景面前,再大的艰险也变得微不足道!
(拓展一组:周洪双、曹华飞、罗容海、方曲韵、刘畅、章丽鋆、付娟慧、韩曦)
一份职业,背着三份责任
在用一整天爬上鹦歌岭,体验了27位师兄师姐与青山为伴的艰苦生活后,本以为那时的感动会是此次拓展的最大收获。然而,当坐完大车坐小车,走完山路走水路,辗转来到道银村工作站时,震撼和思考占据了我们的内心:他们发现新物种,是敬业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引来环保理念,是先进理念的传播者;他们心系道银村的喜忧,是黎族兄弟的贴心人!三个角色的完美融合,让我们看到了甘于寂寞的坚守力量和不甘于寂寞的奋斗精神,也让我们懂得了自己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秤要靠什么来指引。
道银村工作站是此次拓展的第二站,远在几十公里之外的深山丛林里。前一天刚爬过鹦歌岭主峰的我们,腿脚都软了几分。海南森林公安局政委王春东大叔把大手一挥:“道银村可是漂亮得不得了啊,你们肯定会觉得不虚此行!”在鹦歌岭工作的张放也眨眨眼睛:“我们每次去就跟回家一样!”一个黎族小村寨,怎么让看遍了青山绿水的王大叔连口称赞?又让张放有了像家一般的感情?带着强烈的好奇,我们起程出发。
穿过了峡谷,越过了南开河,走过了蜿蜒曲折的惊险泥泞小道,一个安静的小村庄出现在眼前:十几座小泥屋顺山势而建,村间的泥土小路干干净净,还飘着淡淡的花香。刚到村口,就听到有人朝我们喊“侬”、“侬”……护林员告诉我们这是兄弟的意思。村头的椰树下,先行到达的队员和村民们谈笑着。一位师兄告诉我们,他们刚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更不是如此称呼。那时村民们对我们不爱答理,见到了总是叫我们“儚”(黎语:领导)。
“第一次背着帐篷进来,我就决定不走了!”来自香港的“雨林博士”陈辈乐说起刚来道银村的情景,眼底闪着如获至宝的光,“道银村山美水美,是做生物多样性考察的好地方。军鱼、淡水水母在这儿都能看到!”最初,正是在做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动力驱使下,鹦歌岭的师兄师姐们背着工具、带着干粮,来到了道银村,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寨用土胚建起了一座“科学会堂”。
当听完道银村村长介绍后,我们和村里的人们聊了起来,得知这几年这里的变化还真不小。“原来我们没有厕所,是大学生们给我们带来了环保旱厕!”“我们原来养的猪都瘦瘦小小出栏慢,是学生娃跟我们说,‘人睡不舒服要失眠,猪睡不舒服咋长膘’。现在我们养的猪不睡硬板床了,睡上了‘席梦思’!”“我们黎寨地小,稻子不好长。大学生们告诉我们可以稻鸭共育。看看,我们的稻长得特别沉,鸭子也肥得很呐!”
最初不是来山里搞科研么,怎么还搞起了乡村规划,成了环保理念的倡导者?面对我们的疑问,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副站长刘磊自豪地笑了:“这才是我们保护站的工作亮点!道银村是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内的黎族村寨,习惯了靠山吃山,没吃的了就进山打猎,没柴烧就进山砍树,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后来我们就想出了工作站用环保理念熏陶村民,再反哺保护区的工作思路:村民们有了环保理念了,鹦歌岭也就山更绿、水更清了!”
这边话音还没落,皮肤黝黑的王云鹏兴奋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走,我领你们去看看我们的科技成果。”环保旱厕,可以实现粪尿分离收集,还没有臭味儿,没有苍蝇;软床猪圈,是针对道银村没有水泥的情况专门设计的。这两个设施不仅能解决村里的卫生问题,还能为村民的农业生产提供农家肥。我们还去了禁渔区,安静的时候不同种类的鱼儿游到岸边,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赞叹,一路感动,我们被鹦歌岭人的激情感染着。政委王大叔说,从“儚”到“侬”的转变是黎族兄弟对鹦歌岭人的认可,现在的鹦歌岭大学生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热爱和责任,他们除了搞科研,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为村民买鸭苗,集资为村民修建水泥路。他们把根深扎在了这片土地上。话音在心底回响,从他们寂寞却蓬勃的事业中,我们看到了“远见”最有力的彰显,更为他们的这种执著、认真、敬业、真诚所感动。
记得光明日报社驻海南站站长魏月蘅在给我们作报告时曾说过一句话,“做记者不仅是要去采访别人、写好稿子,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还要尽力去帮一把……”此刻,我们似乎懂得了:魏老师和鹦歌岭的大学生,虽然职业不同、岗位不同,但他们的内心却有着同样的想法,一样的情怀!
(拓展二组:邓晖、杨君、陈海波、王清彬、李妍庄、崔宝方、靳铃涵、赵艳艳)
那些路,我们一同走过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经过鹦歌岭的拓展培训,我们对集体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生活在某个集体当中,所以要有集体的意识,要有团结互助的精神。在鹦歌岭的日子里,正是因为我们24个人同工作在鹦歌岭的师兄师姐们及护林员始终拧成一股绳,相互激励、相互支撑、相互帮助,正是因为有了集体的强大力量,那高耸入云的鹦歌岭主峰,那荆棘遍布的深山丛林,那满是险滩的深沟河谷,才一个个被我们跨越。
攀登鹦歌岭的时候,山路的艰险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再加上炎炎烈日,没走多远,我们便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有的队员开始打退堂鼓。“还有多远啊?”“还要多长时间能到啊?”很多人开始不停地问这样的问题。“没事,慢点爬,速度均匀一点,不用着急。”这时,工作在鹦歌岭的师兄师姐们鼓励我们说:“这段路比较陡,只要爬上山坡,之后的路就好走了,大家加油……还有100米就到下一个休息点了!”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所谓的100米,其实远不止100米。事实上,距离下一个休息点还有很长的路。师兄师姐们是在用100米这样一个感觉上很容易实现的目标来激发我们的忍耐力,让我们能够保持住向前冲的意志,不让我们这支队伍中的任何一个人掉队。直到走完了一个又一个的一百米,到达主峰的时候,我们才终于明白了师兄师姐们的良苦用心,也记住了他们那回荡在山谷中的声音:“大家……大家……”那样的真挚,那样的动听!
由于体力不同,登山的队伍分成了几个梯队。虽然是分开走,但大家都没有忘记整个队伍,各队之间依然相互照应、相互激励。前方的队员们到了一个休息点时,就大声地向后面的人喊:“加油!马上就到了!再坚持一会儿!这里的风景可美了!”就这样,我们走一段,休息几分钟,擦干额头上的汗水,朝着最高峰攀登。上午九点出发,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站在了主峰上。上山不易,下山更难!在中午时分,山腰下了一场阵雨,原本就很陡的山路现在变得泥泞和湿滑。当我们从山顶往下走的时候,困难更大了。为了确保安全,我们四人一组手拉手往下走。快到山脚时,一名队员的脚受了伤,力气也消耗殆尽,是另外几位队员轮流把她背下了山。一路上,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终于赶在晚上8点前,全部安全返回。
去道银村时,河边露出水面的大石头和峭壁下的大树根成了我们的路。在两边高耸的峭壁下,我们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河谷向前走。没走了多远,这样的路也被有十几米宽的河水切断。这里没有桥,只能踩着河水下面垒起来的大石头涉水过河。出于安全考虑,护林员临时用竹竿架起了一个栏杆,在水里站不稳时可以扶着。我们挽起裤腿,一个跟着一个过,前面走的人每挪一步,就告诉身后的人哪块石头滑,哪块石头稳当。行李多的女生,男生帮忙背着。为了在水里走着稳当,一些队员索性穿着鞋趟水。就这样,大家相互帮忙、相互搀扶着过了河。
临近道银村十多公里的时候,我们走上了一条盘在山腰的婉蜒小道。一侧是陡壁,一面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这条小道仅能容一辆摩托车单向通过。重山阻隔,使得道银村的人进进出出最快只能骑摩托车。从鹦歌嘴营地到道银村单程需要走5个多小时,为了能在天黑前返回营地,我们同护林员一同配合,骑摩托车走过了这段惊险的小道。一名队员后来在日记中这样描述着,“我紧紧地抓住护林员的肩膀,眼睛直盯前方,无暇欣赏山上的美景,而护林员通过和我聊天来缓解我的紧张情绪。我努力配合驾驶,尽量使自己的重心前移,以避免车头上翘翻车。在上坡泥泞的地方,我下来和护林员一起把摩托车推上坡。……我们终于到达道银村!”
那些天,我们一起走过了山路,走过了水路。路上,大家团结互助的一幕幕感人场景,被队员们用镜头捕捉下来。这些场景对我们心灵的触动胜过沿途美景。我们刚刚从校门跨入社会,今后的新闻职业生涯又何尝不似于爬山涉水?漫漫之途,不可能永远笔直平坦,总会遇到几个坎、几道弯,有鲜花,也会有荆棘。在攀登的路上,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和鼓励,离不开集体的关爱和支持。因为有人陪伴,因为同舟共济,因为凝心聚力,心灵才不会孤单,崎岖的道路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拥有什么,失去什么,都不能忘记团结互助,不能忘记集体的力量。(拓展三组:周晓菲、马姗姗、蒋永峰、王琎、刘筱、代江兵、赵倩、田佳文)
本版照片说明:光明日报社2012年新入职人员海南鹦歌岭拓展培训掠影。
本版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本报记者张俊卿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