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5日 星期三

    道法之间看智慧

    作者:张庆松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5日 12版)

        纵览人类数千年文明史

     

        纵览人类数千年文明史,对“智慧”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比如,有的将智慧等同于知识;有的将智慧等同于谋略和奸诈;有的将智慧等同于看破生死、大彻大悟的“觉悟”,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将智慧等同于“道”。在中国文化中,这个道既指天地之常道,也有道德规范的涵义;在现代人心目中,智慧也往往被等同于聪明、能力和成功等。在西方,当前学术界的智慧观以“知识”和“道德”为两个主要思想流派。这就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么多的定义,哪些才是正确的呢?后学者如何才能克服这些歧见,寻找到真正的智慧呢?令人忧虑的是,因为智慧的包罗万象、难以界定,很多智慧观犯了片面、机械或其他错误。比如,曾有学者宣称,中国古代智慧是以谋略和奸诈为本,而西方智慧如基督教的《圣经》是以道德为本,所以西方智慧要比中华智慧高明。 

     

        要找到化解这些歧见的办法,首先要知道其产生的原因。智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由很多要素构成,在其形成过程中,会有许多阶段性的表现方式;当智慧形成后,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则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习惯于从局部看问题,这就很容易产生“盲人摸象”的误区,错把自己看到的局部事物当成事物的整体。如果大家都这样做,就会众说纷纭,一叶障目。 

     

        如果我们用智慧型的研究方法,用整体的、立体的、交叉的、动态的眼光来观察智慧,就可以发现,那些关于智慧定义的种种歧见其实不难协调。前面提到的那些定义大部分是智慧的构成要素或者表现形式,因此都各有道理;但由于其是局部的,不能等同于智慧这一整体,因此又是不完善的。真正的智慧很难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笔者试图这样勾勒出智慧的轮廓——

     

        智慧是在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透彻准确的认识的能力。它外在体现为超乎寻常的个人素质,包括优良的品德,丰富的学识,高超的观察、分析、思维、判断、预测、创新、决策和管理运作等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智慧,那些关于智慧定义的歧见或可找到一个统一的途径。道德是智慧之基,知识是智慧之源,觉悟是智慧之用,能力是智慧之象,成功是智慧之果,愚蠢是智慧之弃,奸诈是智慧之反,邪恶是智慧之敌。

     

        连接“道”和“法”的桥梁

     

        智慧可以简单理解为古人所说的“道”吗?笔者认为,智慧和“道”的区别是明显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智慧是通往用来正确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法的门户,是连接“道”和“法”的桥梁。古人往往将“道”视为人生要旨,认为人类文明最高的追求是“得道”。学习明白了叫“知道”,出家人修行叫“修道”,修行成功叫“成道”,大智慧者叫“有道”。道被看成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道以外就没有值得探索和追求的了。孔夫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道”并不是人类智慧的最终目标。因为道之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更高的境界。一个人得了道(这里的道是指自然规律、知识和道德规范等)以后,不应停步,而应该“入世”去行道、传道,发挥力量来护道(维护公平和正义)。在这个“行道”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很多障碍。遇到困难需要方法去解决,这就需要智慧。智慧不仅体现在追求“道”的过程中,还会是行道所不可或缺的。而且,行道的过程又会加深对道的理解和掌握,会导致个人素养更高的升华。

     

        所以,智慧既包含着“道”的内容,而且决定着将道转化为方法的过程,是由道通向法的桥梁。诸葛亮曾评价江东诸儒,说他们有的人满腹经纶却胸无一策。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在道与法之间没有达成圆满的转换,缺少了智慧的运用。

     

        比如,“道法自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经典警句,意思是办事情要符合客观规律。这被视为真理。但不可否认,历史上也有一些高明之士,发现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妙用,不是被规矩所束缚,而是在特殊情况下故意违反规矩行事,行为往往出人意料。堂堂之阵外,又出其兵,神机莫测,令敌人防不胜防。在这些智者的眼中,绝望的境地是希望的开始,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抗战期间八路军神头岭大捷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一个范例。

     

        “道法自然”与“反其道而行之”,这两种对待规矩的方法,看似互相矛盾,但又各有各的道理。要解决这个分歧,唯有依靠智慧。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掌握,何时使用,具体分析,能否运用得当,要看智慧的水平。不要以为知道了“道法自然”你就有了智慧,也不要以为敢于反潮流就可以显示出勇敢和智慧,只有知道何时尊重自然,何时逆水行舟,何时顺其自然,何时“人定胜天”,这才是智慧的表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是中华智慧的妙旨所在。

     

        “背水列阵”,有智有愚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们来看几个历史故事。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先秦时期的军事战略家们就一再告诫,战争中背靠河岸是一个死地,切不可背水列阵。这是兵家必须遵守的兵之常“道”。然而,在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将韩信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井径列了一个背水之阵,故意犯兵家之大忌。即使受到部下的质疑,韩信也信心十足。结果出人意料,韩信获得全胜,大破赵军,并因此创造了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典范例。这就产生问题了。对后来者来说,到底是避开死地呢?还是置之死地呢?其实,在两种情况下都可能取胜,这完全要看交战双方的智慧水平。有些军事家熟读兵书,却缺少正确使用方法的智慧,不懂得灵活运用,结果是兵败人亡。东周时期的赵括就是有道无方的书生。《三国演义》里马谡是一个机械照搬古人方法的庸才。他虽然知道韩信背水列阵的故事,却不知其所以然,不了解使用这个策略的条件和方法,而是盲目模仿。在街亭一战中,他没有在要道口扎营,而是把大营扎在了容易被敌四面围困的小山上,进入了死地,还误以为自己采用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高明策略,结果失了街亭,被孔明挥泪而斩。而同样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学生姜维后来在洮水搞了一个背水列阵,也成功地打败了曹军。

     

        同样的一个策略,为什么一人用之,就成了后人赞不绝口的“妙计”,但到了另一人手里,就成了令人耻笑的愚蠢呢?任何策略和方法都没有高明低下之分,完全要看使用者的智慧。有了智慧,应对得当,一纸可退十万兵。没有智慧,百万大军也可能会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智者应变,慧者善悟。一个有智慧的人,能够掌握客观规律,知道尊重客观规律,但同时又不被客观规律所局限,能够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创造方法,足智多谋,有无穷之计。正如《逸周书·周祝》云,“天为盖,地为轸,善用道者终无尽。地为轸,天为盖,善用道者终无害。”

     

        (作者为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