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积极财政政策将如何发力?财税体制改革如何深化?就此,记者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
记者:目前结构性减税效果逐渐显现。那么,您觉得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减税着力点在哪里?
白景明:结构性减税本身就是深化税制改革,重在实现量能课税。量能课税是全社会纳税税负结构的一个调整。结构性减税的着力点,会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增值税改革,二是资源税的改革,三是结构性减税要厘清税费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将一些收费归结在税收之中,哪些费要取消,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按照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方案,国务院提出要加快推进步伐,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资源税的改革主要目的是使资源有效合理的运用,具体改革步骤要积极稳妥。资源税改革,可以先在一些品种上试点,然后总结经验、理顺思路。
记者:今年如何让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白景明:任何国家的税制改革都不是只减不增。“增”是为了理顺税负结构,是为了确保满足财政支出的需求。有增有减。结构性减税的内涵就是要向高收入者、高污染企业多征税,给中低收入者、小微型企业减税,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是需要税制的完善。
记者: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财税政策还有哪些举措可以推行?
白景明:我国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支出在不断增加,发展基金的规模在扩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财政的注资也有一些。此外,对中小企业创投资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级财政联动,在支出上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这不仅是中央政府的事情,也是地方政府的事情。
记者:今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您认为我国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点有哪些?
白景明:一是深化税制改革。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管理。一方面使支出结构更加符合民众需要;另一方面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三是进一步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之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财政助推力度。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比较突出。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问题,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都需要财政大举投入。(本报记者 杨 亮)
链接
近期财政民生投入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2012年7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新农保和城居保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工作,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新农保补助资金646亿元、城居保补助资金125亿元。
2012年起,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由2011年的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新农合补助资金825亿元、城镇居民医保补助资金225.3亿元。
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700万套以上,在今年预算已安排225亿元基础上,中央财政增加安排93.72亿元,用于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2012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年初预算安排“三农”支出122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截至目前已拨付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1.8亿元、特大防汛抗旱资金7.93亿元。(杨亮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