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本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山路印下40年足迹——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仙岩村乡村医生王妙芳》,讲述了61岁的乡村医生王妙芳扎根基层40载的感人故事。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卫生系统引起强烈反响。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请其对王妙芳的精神进行解读和评价。
记者: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王妙芳坚守乡村医生岗位40载?
卫生部农卫司相关负责人:王妙芳是中国130多万乡村医生的代表,她的事迹很感人,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出乡村医生这支队伍是当之无愧的农民健康“守护人”。
众所周知,农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福利待遇也不算好,可许许多多像王妙芳一样的乡村医生,多年来扎根农村、服务农民,默默奉献、不计名利,支持他们矢志不渝地坚守在最基层工作岗位上的就是一种“大医精诚”的高尚情怀。
王妙芳把病人当亲人,常说的一句话是“病人的生命大于天”,这句最朴素的话反映了王妙芳最真挚的情感,体现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根本意义,也促使她——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热爱的事业。
记者:王妙芳的所作所为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追求?
卫生部农卫司相关负责人:以王妙芳为代表的乡村医生虽然工作条件艰苦、收入不高,却心系广大农民群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坚守着。
王妙芳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工作忠于职守,她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勇于奉献、甘于吃苦、不计名利的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讲,王妙芳虽然没有获得“名利”,但又获得了最大的“名”和“利”——百姓的信任和健康,就是她一生追求的“名”和“利”。
记者:基层医务工作者应该从王妙芳身上学习什么?
卫生部农卫司相关负责人:40年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王妙芳始终默默无闻、砥节砺行、忠于职守,为乡亲们提供疫情报告、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没有上过正规的医学院校,但王妙芳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掌握了针灸等技能,并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服务。
基层医务工作者应该学习王妙芳这种勇于奉献、甘于吃苦、不计名利、积极探索的精神,学习“把病人当亲人,病人生命大于天”的高尚情怀。
记者:如何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留住更多像王妙芳一样的乡村医生?
卫生部农卫司相关负责人: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村医生的功能定位、经费补偿、培养培训等内容。
下一步,在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做好三件事:
一是确保补偿政策的落实。安排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由村卫生室承担,并在绩效考核后按标准将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给乡村医生;全面推行新农合门诊统筹,门诊统筹基金用于村卫生室的比例达到50%左右;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给予定额补助,补助水平与对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鼓励各地提高对服务年限长和在偏远、条件艰苦地区执业的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
二是妥善解决好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鼓励各地在充分考虑乡村医生在保护农民健康方面所发挥的社会价值的基础上,为乡村医生发放老年生活补贴,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
三是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村卫生室由政府举办,乡村医生实行聘用制,业务收入、社会保障和村卫生室资产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本报记者 张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