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3日 星期一

    论 坛

    财经人才诚信品格的塑造

    作者:唐海燕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3日 16版)

        大学肩负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弘扬与践行诚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财经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遭遇重重危机的现实背景下,培养具有诚信品格的高素质财经人才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入校教育,树立诚信理念

        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前提,入校教育是引导师生将诚信内化为道德信仰的第一课。立信在入校教育中重点抓好三个载体:一是组织师生观看校史纪录片、参观校史馆,了解老一辈立信人诚信为先、艰苦奋斗的事迹。二是在教师岗前培训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包括教师法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三是对学生进行“大学生与诚信”专题讲座、诚信校训讲解等教育;同时,通过开展诚信主题班会、诚信宣言、诚信签名等特色教育活动,深化学生对诚信精神的理解。

        校园文化,营造诚信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的功能。学校要多层面、多角度、多渠道把诚信精神融入人文景观建设、日常文化活动、文化品牌活动等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环节,营造优良的诚信文化环境氛围。立信自2001年入驻上海松江大学城以来,建立了诚信广场、诚信柱、诚信墙等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开展校园路、楼、桥、河等建筑物及景观征集命名活动,充分挖掘校史、校训、校情中的诚信教育内涵。开展“诚信”主题辩论赛、诚信漫画展、诚信超市等系列诚信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诚信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诚信靠自律还是靠他律”已成为学校每届大学生辩论赛的必辩主题。

        专业教育,提高诚信素质

        专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诚信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应把诚信要求融合到教师的教学科研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中。一是把教师科研和教学诚信置于突出位置。制定科研工作道德行为规范,要求教师恪守教学道德和学术道德,“严谨治学,诚信为人”。把诚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二是把专业课堂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设《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职业道德与操守》等课程,通过诚信正反面案例教学,加强学生诚信职业素质的养成。三是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师生社会实践活动。向社会普及财经金融、财政法规知识,为企事业单位及普通市民规范经济行为、规避信用诈骗等提供服务。

        日常教育,规范诚信行为

        诚信的种子要真正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需要日积月累。学校在日常教育中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把诚信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教师的修养影响着学生品格的形成。在师德风范和教风建设中首先要求教师讲诚信,言教和身教一致;要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在学生评教指标和各类评奖评优中增加诚信师德分值比重;抓好师德论坛等建设载体,开展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评选活动,树立诚信先进典型。二是把诚信与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相结合。构建以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和诚信记录为抓手的诚信教育评价体系。出台《学生德育测评办法》,将学生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大力倡导踏实为学、诚信考试的良好风尚。

        离校教育,输出诚信人才

        离校教育是学生大学四年诚信教育的深化。学校应本着对毕业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结合就业指导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举办“诚信就业系列讲座”、邀请成功校友返校做诚信事迹报告、提倡诚信履历,举行隆重的毕业生“诚信宣誓”等活动,以客观、公正、真实的自我推荐和严肃、认真的签约态度为重点,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规范学生们的择业行为。引导教育毕业生在择业、就业中,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观,做明礼诚信的人。同时,要对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进行信用教育。强化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信用意识。立信每年定期组织贷款大学生学习金融、信用知识,并邀请银行派员前来辅导,让学生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规定,以及借、还款的要求、流程。并组织毕业生与银行签订还款确认书,明确还款的时间、金额,每年学生助学贷款还款率达到100%。

        跟踪反馈,提升诚信品牌

        跟踪反馈是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形成诚信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可建立“毕业生跟踪机制”,开展走访用人单位、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等活动,详细了解本校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诚信状况,根据社会反馈的信息,进一步完善诚信教育体系,充实诚信教育内容;同时,也要高度关注极少部分走入社会后有失信行为的毕业生,利用反面事例的警示作用把诚信教育引向深入。

        (作者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院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