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3日 星期一

    时代与人生的交响

    ——电视连续剧《浮沉》观感

    作者:向云驹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3日 14版)

     编者按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本报联合主办的电视剧《浮沉》创作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召开。与会专家围绕该剧的艺术特色、思想内涵及创作得失展开了热烈探讨。专家认为,该剧写出了人生百态,写出了人性的真善美,用艺术的手法表达了对主流价值观的信仰和坚守,同时也为同类题材的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今日,本版特摘登其中两篇与会专家的发言,希望把其中的创作经验传播开来,以期对今后的影视剧创作乃至文艺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30集电视连续剧《浮沉》正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等频道热播,受到各种年龄段和各种职业观众的共同好评。《浮沉》让观众的情感一波三折、潮起潮落;《浮沉》让观众深刻反思和体会当下中国发展的起起伏伏、大浪淘沙;《浮沉》让观众在剧中人物命运的升腾、坠落和挣扎中悲喜交集、感慨万分。

     

        《浮沉》为我们讲了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精彩故事。这个故事以晶通厂的改制、改造、改革为主线,围绕这一个工厂的命运,人们了解了一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国营大厂,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国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进入新的市场经济时代以后,它衰败、衰落、一蹶不振,几乎走投无路,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怎么改,用什么改,为谁而改的一系列问题呈现出来。《浮沉》用它几近于冷峻无情的笔触把现实的真相去蔽和裸露出来。王贵林对晶通工厂和工人有着深刻的感情,他是温情的改革者。他深知改革是唯一选择,又深怕改革让更多的工人失业、下岗、生活无着。他的改革是基于尊重历史,正视现实,慎择未来的改革思路。但是,于志德选择的是不计代价、不问人情世故的“最佳”改革方案。两种改革观都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并且仍然在生活中不断呈现、纠缠。两种选择都是带着疼痛的抉择。选择的正确与否来自于改革决策者的胸怀、判断、气度、境界。王贵林在一波三折中把晶通带入股份制的超越旧设计的改革方案中,使故事主线大幅跳跃,也使晶通的改革在反复蕴酿中柳暗花明。于志德才华横溢,思考缜密,改革设计一针见血、直奔主题和要害。但是他的私欲、他的无情、他的变态,摧毁了于、王的友情,于、段的爱情,葬送了他自己的所有追求。与此同时,方卫军、陆帆、土井、乔莉、瑞贝卡、车雅尼、何乘风等一应人物纷纷粉墨登场,美国公司、日本公司针锋相对。为晶通提供什么样的改革方案、软件、技术、计划,如何赢得晶通改制的7个亿巨大投资项目,让他们展开了正面的、侧面的、公开的、隐蔽的、温文尔雅的、不择手段的交锋。这个故事的情节和细节以无限丰富的形态铺陈开来。五光十色、五味杂陈、百媚千娇、百态人生。有共产党人的无私无畏,有反腐惩腐的曲折与斗争,有市场逐利的众生相,有商战残酷、卑鄙的瞒与骗,也有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经济的活力、魅力、能力。有国企与外企的碰撞、竞争,有男人与女人的感情纠葛,有中年人的成熟与青年人的成长。有大上海的风景,也有小城市的影像。在所有这一切中,有的人浮升,有的人沉坠,有的人幸福,有的人痛苦,有的人成为英雄,有的人沦为囚徒,有的人生命越来越光彩,有的人生命黯然无光,有的人活着,有的人毁灭。是什么决定了人生的起落浮沉?是什么决定了一个工厂的振衰超颓的命运?是什么决定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前途?《浮沉》引发我们这些严肃的思考。《浮沉》用人物的命运及其有意味的形象,为我们对这一切提问作出了坚定的判断、选择和回答。

     

        《浮沉》是一部复调式叙事的重奏性结构的作品。它的另一条叙述线是以年青女性乔莉的人生遭际展开的。这是一条非常策略、也非常有效的叙述策略。沿着这条叙事路径,观众看见了一个青涩的青春的少女的成长史。这个成长史极大地吸引了青年一代的眼球,赢得他们的阵阵喝彩,引得网上一片众声喧哗。从这样一个青春的视角,我们看见了什么?《浮沉》藉此全面呈现职场的励志、竞争、成长,把乔莉一代人的单纯、青春、不谙世事、与人为善、积极向上、乐观、时尚、聪慧、敏捷等等加以生动展示和揭示,一股时尚风、都市风、青春风扑面而来。顺着乔莉们的视角,《浮沉》还向观众展现了陆帆的性格逆转,方卫军的龌龊,于志德与段芹的复杂感情,土井与车雅尼的畸恋,乔莉与王贵林的“忘年交”。这是一个复杂的性格、复杂的命运、复杂的人物的艺术世界。顺着乔莉的视角,《浮沉》让时代气息、生活气息充盈荧屏。流行的网络语言、手机、QQ、电子邮件、上网、短信等在镜头中的运用和字幕安排,把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作了生动的状写,令人为之会心一笑,心领神会。年青人频繁的相亲,尴尬或有趣的相亲场面,父母的唠叨、闺蜜的友谊,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对企业升职、要职的追求,对城市主人身份的渴求,对事业和爱情的选择;用最先锋、前卫、流行的方式或语言、手段应对性搔扰,应对不怀好意的长者的阴谋、手段、要挟、欺诈,都让人忍俊不禁,让人看到一代新新人类的新生活。这也是《浮沉》的价值与意义。它把一个重大的历史和时代的主题,辅之以最萌、最涩、最菜鸟的一种进入和感知,让沉重与无忧碰撞,让生活展现出瑰丽的景象。

     

        《浮沉》以其上海制作、上海特色、上海性格、上海题材、上海品质,成为新海派电视剧的又一最新力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