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骄阳,暑气正盛。北京。西长安街5号。
全国社科规划办的工作人员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统计今年第二季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以便存档备案。
丰厚的资料和丰硕的成果,着实让全体工作人员忙乎了好一阵:第二季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有111项最终成果和420多项阶段性成果通过验收;年度项目和西部项目有415项最终成果和3494项阶段性成果通过验收,其中78项阶段性成果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5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引用。此外,有30项后期资助项目验收结项、3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顺利出版。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描写夏日的佳句,用来形容被专家评析为“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第二季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可谓恰如其分。
扎实调研,为课题研究萃取坚实学理依据
走访山西18个国家级贫困县和82个乡镇、143个村,认真考察农村知识服务现状,取得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和原始数据。《中部贫困农村知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山西省35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成果,与其说是用手写出来的,不如说是“用脚走出来”的。
“学术研究是严肃的事业,只有发扬‘走断腿’的精神,才能拥有‘沉如金’的收获。”面对记者的提问,课题负责人、山西省委党校副教授郝玉宾告诉记者。
“用脚走出来”的成果可亲可信,弥足珍贵,正如鉴定专家黄长著研究员的评价:“调研获取的资料和数据不仅为课题的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的研究者和决策部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参考,这种深入实际的治学精神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发扬。”
怎样才能增强学术研究的说服力?用事实说话。倘若缺少有力的事实例证,任凭逻辑如何缜密,词藻如何华丽,总不免堕入虚空而缺乏质感。《藏族农牧民人权享有的微观实证研究——来自人类学和民族法学的视野》便是一项不落虚空、不乏质感,而深具说服力的学术精品。鉴定专家喜饶尼玛教授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项成果的喜爱:“成果用第一手生动的案例、鲜活的故事和令人信服的数字,充分展现了藏族农牧民在享有民族权利、公民权、政治权、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以及妇女权利方面的真实情况,充分反映了藏族民众享有人权的事实,同时也批驳了西方一些学者近年来对西藏人权状况的蓄意歪曲。”
而少有人知道,为完成这项成果,西南民族大学郎维伟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先后4次去往青藏高原海拔4550米的达村和4750米的宗村进行田野调查,其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决非深居书斋者所能想象。
如果说学术研究是通过薪火相传得以承续,学术精神便藉由潜移默化得以传递: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学风,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年轻一代学者,内化为代代相传的一种品质,成为年轻学者从事学术研究的精神坐标。这样的精神坐标便指引着四川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喇明英坚韧前行:为了完成自己承担的《汶川地震灾区羌寨重建与羌族文化重构研究》课题,喇明英不辞辛苦先后10余次深入汶川地震灾区,实地考察了50多个羌寨,为灾区重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鉴定专家李星星研究员对这项成果高度评价:“作为青年学者,能够多次深入地震灾区实地调查,有计划、有目标地采集大量一手资料,并且能够系统地梳理,上升到理论探讨,提出并论证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实属难能可贵。”
“踏实治学、深入调研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态度,像一颗颗珍珠的闪光,在诸多成果中璀璨夺目,分外耀眼。”谈到第二季度产出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全国社科规划办有关负责人饱含深情地说。
献身使命,为学科发展架设厚实理论支撑
6月30日。北京大学哲学系。一场高规格的出版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与会的新闻出版主管部门领导、国家社科规划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对此次出版座谈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9卷本《中国儒学史》给予了众口一词的褒扬,认为它是我国迄今为止资料最翔实、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中国儒学通史,是儒学研究领域一部体大思精的扛鼎之作。
言及这部洋洋450万字、10余位权威专家耗时数年方才完成的鸿篇巨制,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直言:“这是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汤一介朴素却饱含情感的话语,映照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心系人民、心系社会、心系国家的深重关切和深厚情怀。正是这种贵比黄金、洁胜璞玉的关切和情怀,激发着专家学者献身使命的无限豪情,催生出第二季度国家社科基金基础项目领域一批具有较强原创意义和较高学术价值的精品成果。这些成果,有的填补国内外研究空白,如南京大学许苏民教授的《16-20世纪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历程》,被多位鉴定专家评价为“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界至今未有一本跨越400年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的空白”。有的提出新概念并深入阐释,如东北师范大学张未民教授的《新世纪文学研究》,严格定义了“新世纪文学”,并对新世纪文学的历史脉络、思潮演变、创作机制、风格流向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鉴定专家王一川教授认为,这项研究“对于突破已有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视野形成一种理论跨越,是一份独创而又厚实的学术成果,将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有的在某个领域建构起新的研究体系,如曲阜师范大学马士远教授的《两汉〈尚书〉学研究》,被鉴定专家涂可国研究员标示为“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汉代《尚书》的开山之作,建构了相对完善的两汉《尚书》学的学术框架体系。”
此外,复旦大学刘士国教授的《科学的自然法观与民法解释》、青海师范大学吉太加教授的《藏语句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杨连瑞教授的《中介语语言学的多维研究与学科建构》等学术价值厚重的成果,都对相关学科发展铺设了厚实的理论基础,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受到鉴定专家高度认可。
服务决策,为现实问题提供有效应对方略
“你问我怎样写出那3期《成果要报》稿件,我想‘答非所问’地回答你,我们一行5人正在长春就农村服务业现状进行主题调研。”在记者说明采访意图后,电话那头的中国社科院夏杰长研究员一边快步走路,一边气喘吁吁地笑着对记者说。这样的“答非所问”,十分恰当地解答了记者的问题:只有深入基层、面向实践、把准现实,方能为党和政府决策提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秉持这样的学术研究宗旨,夏杰长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在实地考察、深入剖析黑龙江、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实践经验和相关不足的基础上,一口气写出了《以服务业集群发展策动制造业集群升级的路径与对策》、《推动“服务下乡”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几点建议》3篇阶段性成果,刊发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上,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分别进行了批示,其中一些重要观点被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等决策部门吸纳借鉴。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深入基层、面向实践、把准现实,才能让学术研究获得生长的充足养分,才能使学术成果孕化出旺盛的生命。四川省社科院郭晓鸣研究员完成的阶段性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化流转产生的潜在风险及对策建议》和《高度重视触动耕地保护红线的新动向》,便是吸收了养分从而繁茂生长的富有现实意义的学术佳作:作为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学者,郭晓鸣每年都会花费一半左右时间呆在农村,和农民打成一片。通过深入走访调查,郭晓鸣在充分看到农村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敏锐地发现了掩藏其下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者的责任感促使郭晓鸣不辞辛劳地将它们整理成文,并一一提出了有创新性、可以操作的应对策略,被全国社科规划办摘编成前述两期《成果要报》上报,受到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批示。
深掘生活这座富矿,从现实中找问题,从现实中寻答案,这样的学术研究思路,引领着专家学者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使他们提出的对策建议往往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譬如,国家信息中心吕欣副研究员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北京大学王红漫教授的《巩固和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莫龙教授的《实现中国人口规模压力和老龄化压力战略平衡的政策建议》等成果,都紧密结合重大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略,通过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上报后,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有力地推进了相关工作,充分发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独特效用。
(本报记者 肖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