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星期四

    保亭黎族教师王强:34年的坚守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9日   06 版)

        本报海口7月18日电(记者王晓樱)“海南建省以来,这是我第一次来海口!回去以后终于可以跟学生们说说省会啥模样,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王强脸上写满喜悦。今天,来海口出差的54岁黎族教师王强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王强上一次来海口是1987年,一晃25年过去了,再次来到海口他心情特别激动:“如果这25年间我抓住多次调动机会,就能走出大山,感受甚至走进城市生活。但为了孩子有书读,我必须坚守。”

        从1978年至今,王强一直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玲镇八村学校水贤小学执教。34年的坚守,34年的不离不弃,只为了保障两个黎族苗族村庄的孩子有书可读。

        水贤小学坐落在深山里的黎族村寨,距离乡镇14公里,2001年通路(仅可供摩托车通行),2002年通电,2005年才有了程控电话,至今不通手机。

        现在学校有25名学生,2名老师,设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都是黎族苗族学生,王强和王东两位老师上课的时候要用黎语、苗语、海南话、普通话分别解释。5间简陋矮小的瓦房就是所有校园建筑,2001年前这五间瓦房还全是茅草房。

        任教34年来,一到雨季王强的心就揪起来:“因为遇上下雨天,水贤河的水位快速上涨,再加上道路塌方,学生来回的安全就很难保障。这时我们两个老师六点半就要赶到河边把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放学了再把学生送到家。如果水太深太急,我们就要游过河去,挨家挨户通知大家不要上学了。放学时下雨了,无法过河,我们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做饭给他们吃。”

        王强说,2001年通路前,他和王东每个学期都要光脚徒步28公里把百余斤重的课本挑回学校。有时走到半路,下雨了,河水上涨,就得马上找个地方,把书用芭蕉叶包起来,盖好。有时雨下个没完没了,他们就只能冒险先过河回家,等水位降了再回头把书挑回学校。这样的风雨运书路,23年来王强已经记不清走了有多少次了。

        34年来,王强也曾动摇过,想去条件相对更好的中心学校教书,可是想到如果他一走,孩子们就没学可上了,他就舍不得。“条件太艰苦,留不住老师。”王强说,“为了孩子们,他不仅要继续坚守,还和王东老师一起决定把两家的3亩地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新校址,让学生们有更好的活动学习空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